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文化反思 张小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9.101~109 中西文化论争在20 世纪30 年代深入展开,提出了“现代化”的概念来代替“西化”这个偏狭的概念。此后,“现代化”这个新概念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科学词汇被广泛运用。虽然当时思想界对现代化的理解很不一致,但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多数人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总的倾向,是认为应兼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之所长,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开发实业、提高生产力、改造经济实现工业化之观点上,各派都是一致认同的,分歧在于所取途径之不同。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方向,本文作者具体地提出四大方面:第一,发展自然科学;第二,促进现代工业;第三,提倡各种现代学术;第四,思想方法科学化。这样,便将工业化、科学化、合理化、社会化等概念抽取出来,确定为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文化反思:1.把中国现代化问题简单归结为文化问题是传统思维模式所致;2.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学理论辩皆缺乏对工业社会共同特征的深刻认识;3.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不应被拘泥于传统与现代性的文化冲突之中;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益的文化支持。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高度 ——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这是人们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存在的重要性,同时对自己民族国家传统文化反思及寻根的结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是不同国家“文化自觉”的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的文物,它首先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意识形态是流动的、变化的和活态的,严格说它不是遗产,也不是过去了的产物,而是还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去认识它,纪录它,研究它,传承它,发展它,并让它成为当今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基础,以及当今文化创新的资源,成为中国“文化自觉”中的一种教育方式,那么有关它的保护工作就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起点,也可能成为中国新的创意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讲堂文化比较研究 黄发玉、汤庭芬、何国勇、刘婉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8~96 目前国内文化讲堂按讲座主题来分,可以分为综合类讲堂和专业类讲堂两种。综合类讲堂就是讲座主题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讲堂; 专业类讲堂就是讲座主题集中于某个领域或某个学科的讲堂。按传播途径来分,又可以把这些讲堂分为两类,一类是电视讲坛,一类是现场讲座。前者以电视讲座为主,其他传播途径为辅; 而后者以现场讲座为主,其他传播途径为辅。 讲堂文化的几点启示:1、坚持公益性、可持续发展原则。目前国内各地举办的林林总总的文化讲堂,都是我国各地文化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活动,其基本目的都是丰富人们的知识、开阔人们的视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并由此提高全体国民文化素质,提升民族文明程度,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2、坚持学术性与通俗化相结合原则。目前开办的各类文化讲堂几乎都是面对大众而非学术精英的,所以非常强调其通俗化。再优秀的文化、再深刻的思想、再高明的理论,如果用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来讲述,普通老百姓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这就起不到文化讲堂应有的作用。几乎所有的文化讲堂,都要求主讲人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其精妙绝伦的思想文化理论,这就是学术性与通俗化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坚持这条原则的时候,要警惕陷入学术庸俗化的泥潭。3、坚持多媒体联动、多渠道传播模式。信息时代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事业,不应是单一化、扁平化的,而应该是多样化、立体化的。文化讲堂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地,而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手段,构建一种多媒体联动和多渠道传播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