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形成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间联系的概念:超越生物文化视角 本文的前提基于这样的假设:探讨文化多样性及其保护之间的联系的任何尝试,都必须从有效地分析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入手。我们分析的前提是承认多样性可能是个难以捉摸的概念,特别是在试图跨越各种文化定义和生物学定义的视差对多样性作出描述时更是如此。正像马古兰注意到的: 多样性有点儿像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对它注视得越久,似乎就越难以对它作出清晰的界定,而从不同的角度打量,又可能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感知。(Magurran 1988,p.1) 多样性这个概念的语义范围跨度极大,从一个数字、一种指标到一种价值承诺,其间相距甚远,而且必须承认和接受这种语义范围。 在过去20年中,学者、实际工作者、政策制定者都认识到了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既存在空间上的联系,也存在概念上的联系。尽管这种认识的谱系相当复杂,但其简化版本是:它主要来源于将这种观念设计为一种策略的原住民拥护者,目的是肯定原住民是值得重视的知识拥有者和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Brush 1996;Burger 1990;Gray 1991;Interational Work Group for Indigenous Affairs(IWGIA)1993-1994;Kemf 1993;Suzuki and Knudtson 1992;Taylor 1990]。偶尔,它也会成为不证自明的公理,用以宣称原住民族—— 通过其生态学知识而拥有某种具有难以估量价值的资产——一幅所有生命都依赖于其上的地球生物多样性地图。用原住民语言、习俗和实践对其进行编码,也许比将其储存在现代科学的图书馆里更能达到对自然的理解。(Durning 1992,p.7) 他们是这样一些人——通常生活在偏僻的地方(Tsing 1993),政治和经济上被边缘化。我们估计他们拥有丰富详尽的知识,这些知识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人对草药、作物品种、树木、动物习性以及很多其他东西的观察和试验。 流传最广、在森林与民族的命运之间建立最直接联系的论点,也许是断定原住民知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使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罪魁原形毕露而言很重要。在奥萨布尔看来, 生物多样性的灭绝与文化多样性的毁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土著文化的丧失,有关与地球平衡相处的生存方式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进行编码的价值体系也在逐渐消失,而这种知识至关重要,生死攸关。(Ausable 1994,p.211) 明确建立这种关联的最早文献之一,是1988年的《贝伦宣言》,它承认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1992年,伯纳德·尼采曼提出他所称的“生态文化公理”(biocultural axiom),使这种联系进一步成形(Nietschmann 1992)。 后来被称为“生物文化视角”(biocultural perspective)的观点的源头,是某种危机感——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有关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说法,有一个很长的谱系(Myers 1979;Wilson 1988),目前对危机急迫性的表达是这种谱系的延伸。约翰·特尔博格谈到了我们正面临“生物世界末日大决战前景”的事实(Terborgh 1999,p.123)。苏莱和特尔博格描绘了“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并警告说“自然的每一孤立残存碎片,都陷于文明越来越勒紧的止血带之中”(Soulé and Terborgh 1999,p.12)。不那么直接的隐含意义是,生物灭绝的时钟正在嘀哒作响,即便我们的方法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已经时不我待。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说法已经形成势头,我们见证了全球越来越关注受到巧取豪夺和文化丧失所威胁的原住民族的命运(Conklin and Graham 1995;Niezen 2003;Varese 1996),堪称例证的有一场跨国性的原住民权利运动,以及诸如“森林人民纲领”(Forest People's Programme)、“文化求存国际”(Cultural Survival International)、“原住民事务国际工作小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for Indigenous Affairs)等非政府组织的倡议。 生物文化视角通过承认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联系密不可分而兴起。对在生物多样性的名目下工作、既主张文化多样性又主张生物多样性的许多提倡者(Harmon 1996;Loh and Harmon 2005;Maffin 2005;Sutherland 2003)来说,这是个诱人的理念,它对于将其作为对全球多样性丧失的一种回应而言“是有好处的”。结果是出现了几种动议,这些动议试图通过记录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存在为这种洞见增加砝码。生物文化视角的支持者声称已出现一个新的“经过整合的跨学科领域……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科学和政策、伦理学、人权等联系起来”。(Maffi 2005,pp.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