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11)09-0036-16 [修回日期:2011-08-08] 身份认同日益在全球、地区和国家等诸多层面发挥社会和政治建构作用。①基督宗教②自创立之初即形成对外传教传统,是传教决心最为坚定、传教范围最广的世界性宗教。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督教传教运动集观念和组织为一体,以“全地归主”为鹄的,福音广传为基础,救援与发展为双翼,已逐渐摆脱殖民化阴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复魅”、“全球基督教重心南移”等宗教格局转换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过程中不断转换、扩展和强化个人和集体的宗教、政治、族裔和民族等认同,进而引领全球基督教走向公共领域、推动“‘强宗教’的普世化和政治化”、对“以国家为中心、以主权为原则、以世界政治世俗化为支柱的现行国际关系体系形成挑战”。③从认同政治角度对传教运动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全球化进程中集信仰和组织为一体的世界性宗教运动对国家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动态政治效应。 本文第一部分厘清当代传教运动的变迁;第二部分研究其对政治、族裔和民族认同④之影响;第三部分论述该运动导致各类认同变迁这一动态过程对当前国家及国际政治的影响。 一 当前传教运动的内部特征和影响范围 近代基督教紧随列强侵略大规模传入非西方世界,殖民宗主国多将传教视为殖民工具,为了保障传教权而不惜使用武力、外交压力和治外法权。挟近现代西方文明而来的传教运动推动了各国民族主义浪潮,又一定程度协力殖民主义,成为各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对立面之一。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剧变,传教运动在全球面临着民族解放、共产主义和世俗化的三重挑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传教扩展提供了契机。 首先,20世纪60年代末美苏关系趋向缓和,美苏领导人频繁互访并签订重要条约。西方基督教组织立即抓住机会与“铁幕”国家官方教会和政府组织建立联系。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令欧、亚、非等地区多国出现强权和意识形态空白,传教组织视之为广阔的传教“良田”。 其次,集世界超级大国与主要传教派出国于一体的美国国内种族弊政结束。美国和南非的种族主义曾是传教尤其是黑非洲传教的“颈上磨石”。⑤20世纪60年代,这一重大结构性矛盾在法理和实践上得以初步解决,从而消除美国长期以来的人权和道德劣势。此后,民权运动中表现中庸的美国福音派快速扩展海外传教。 最后,绝大多数新兴民族国家遭遇发展瓶颈,且传统宗教和文化落后于时代,社会机制和福利体系存在巨大漏洞,基督教积极填补信仰空间的空白、发挥有效的组织功能服务于困难丛生的发展中国家社会。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格局下,基督教顺应国际体系变更,应对全球化与地域化的撕扯、有神论与无神论的搏击、世俗化与反世俗化的对撞,在“处境化(contextualization)”中对其神学思想和组织形式进行调适发展。基督教自由派通过长期延续的普世合一运动、福音派仰赖持续动态的全球性和地区性普世福音化国际会议、罗马天主教借助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及面向各类宗派、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对话运动,均进行全球基督教信仰、组织和网络动态长期整合。由此罗马天主教和新教两派的世界性联盟分别不断统一神学和社会参与观、达成组织的丰富完善,更新延展国际网络,且稳固了西方教会的领导地位,成为新世纪传教之基。 美国自19世纪末至今一直是世界传教运动中心,为传教资金和传教士最大奉献国。⑥但由于世界基督教内部宗派变迁和人口重心南移,世界海外传教格局亦发生改变(参见表1),具体表现为: 1.涵纳五旬节和灵恩派的福音派取代自由派成为海外传教主力。二战后自由派教会因各国民族解放运动而遭受巨大打击,且欧美本土自由派教会信徒人数渐少,海外传教趋衰。一战时,10 800名美国新教传教士中有80%的人员由自由派教会派出。1996年,自由派教会仅征召2 600名传教士赴海外传教,是时海外美国新教传教士总数达43 600人。⑦自1906年阿苏撒街复兴运动以来,广义福音运动范畴的五旬节和灵恩运动强调圣灵,重方言和灵医,在众多贫穷且社会福利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极具吸引力。这类运动在传统天主教领地——拉丁美洲地区——迅猛发展,2004年新教徒为4 500万人。⑧
2.非西方教会海内外传教发展迅速。这与非西方基督教的本色化息息相关。非洲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对外传教发展迅速。据统计,21世纪亚洲海外传教士人数占总人数的35%,仅落后北美洲1%。⑨拉美五旬节传教士活跃于亚非地区,亚非地区的传教士在欧美“回流”(又称反向)传教。⑩韩籍海外传教士增速惊人,从1979年的93人增长到2006年的14 905人,在168个国家传教。(11)非西方国家大规模本国同、跨文化传教更是极大地促进基督教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