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国际关系理论知识谱系中,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占有重要位置。但在展开正式讨论之前,首先应明确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其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化? 对于何谓“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学术界是存在争论的;甚至对于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们看法不一。在承认存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前提下,李滨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应该包含四个要素:冲突和动态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社会分析;对社会主义的向往。① 郭树勇认为,作为一个开放、复杂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至少包括四个子系统:以世界交往、国际阶级斗争和世界革命为主要视野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以帝国主义战争、民族解放为主要视野的苏联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以霸权、批判精神和资本主义世界为主要视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以和平与发展、国家发展与融入世界为主要视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② 赵可金和倪世雄认为,具有浓厚革命色彩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路径,主要包括唯物世界观、政治辩证法、阶级主体论、国际政治发展论、世界体系理论和人类解放与自由人联合体的向往等六个方面。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理论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也包括他们之后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所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理论”。④ 由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乃至“什么是理论”等问题均存在巨大争议,加上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因此对何谓“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达成共识尚需时日。笔者在此无意也无力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为本项研究之需,拟划定其基本范围。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大体包括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马克思恩格斯(即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际问题的有关论述;二是次生形态,其思想主体包括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马克思主义者,新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马克思主义者中,既有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散布于非洲和拉美的现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此外,在本文中,苏联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统称为国外马克思主义。鉴于此,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化,就不仅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还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苏联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化。 一、研究的总体状况 在评述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的总体状况之前,需要了解一个大的背景。自2004年起,中共中央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之后连续多年的国家社科基金国际问题研究类项目中,都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选题。基于这一背景,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中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有了新的进展。 首先,多部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术专著、编著问世。其中包括:李爱华等合著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郭树勇的《从国际主义到新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发展研究》、曹泳鑫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李慎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此外,王逸舟、白云真和李开盛、高尚涛在各自著作中,也有专章涉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⑤ 其次,出版了一批国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著作的中文本。其作者主要有: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⑥ 乔万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⑦ 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⑧ 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w Gunder Frank),⑨ 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⑩ 运用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代表人物弗雷德·哈利迪(Fred Halliday),(11)“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Johan Galtung)。(12) 此外,部分讨论国际关系理论史的译著也有专章、专节涉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问题。(13) 再次,大量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有关的学术论文在不同学科的刊物上发表。其中仅有少部分是国际关系类的专业刊物,更多的是非国际关系类刊物。 最后,一大批硕、博士研究生撰写了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为主题的学位论文。其中,硕士论文的数量很多,研究主题相当分散;博士论文的数量、研究主题却较为有限。(14) 总之,2006年以来的国内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首先,研究视野更为开阔,研究主题更加丰富,研究形式更加多样。既有宏观、总体研究,也有微观、专题研究。其次,研究队伍成分多元。既有国际关系专业学者,还有大量的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学者;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由后者完成的。 二、研究主题与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