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集团是重要的国际协调机制之一,是现存国际秩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 自20世纪70年代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向国际社会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的部分责任,是维持自由主义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重要工具。由于承担角色的扩大,七国集团已从一个由西方大国组成的政治经济俱乐部,逐渐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管理体制。然而,由于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国际秩序结构的变迁,七国集团的权力地位客观上已遭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再加上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遭到重创,西方国家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稳定的能力已经有所下降。有观点认为,冷战后形成以美国为首、大国之间有竞争、有合作的国际体系,已经开始向新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七国集团的角色将大为弱化。② 这种有关七国集团将在未来国际体系中的地位趋向弱化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它们仅仅从经济层面来分析七国集团的权力构成及其变化,将七国集团经济实力等同于七国集团整体权力的弱化,有导致对七国集团权力地位走势分析简单化的风险。如果根据这种观点来对待七国集团,那么很有可能会对其地位与影响产生误判。因此,有必要从全面的角度来分析该集团的权力构成及走势,从而对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作出正确的判断。本文以著名政治学家史蒂文·卢卡斯(Steven Lukes)“三维权力观”作为分析框架,来对七国集团是否真的已经衰落这一问题进行考察。 三维权力观对于解释七国集团权力地位的适用性 权力是国际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权力在国际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对权力的追逐构成了国际关系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社会往往以拥有多大的权力来衡量一国的影响。随着各种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及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权力的概念和作用已经扩展到了民族国家的范围之外,国际机制等非国家行为体也被视为拥有权力的行为体。但新自由制度主义、全球公民社会、跨国社会运动等全球治理流派却疏于考察权力与国际制度之间的关系、权力在全球治理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等重大问题,从而忽视了权力在国际机制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事实。③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各种全球治理学派并没有提出有别于现实主义以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硬权力”的新的权力概念,④ 另一方面也与它们反对现实主义过于重视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有关。由此可见,新自由制度主义等全球治理学派致力于实现世界和平和推进国际合作的努力,是以忽视权力在这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代价的。⑤ 即使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也不得不承认,对于现实主义者针对国际制度提出的“内生困境”(the endogeneity trap)这一难题(即国际制度不过是权力的产物,它们无法独立地发挥作用),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并未提出有效的理论解决办法。⑥ 三维权力观不仅能有效弥补新自由制度主义忽视权力的缺憾,而且能让人们发现权力的多种表现形式。新自由制度主义并未充分注意到权力与国际机制之间的关系,而包括新现实主义在内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在理解权力概念时则过于重视权力的强制性,将权力视为行为体的拥有物,只关注以直接形式表现出来的权力,这对于准确地把握七国集团的权力地位及其意义是不利的。尽管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都囿于新现实主义以军事与经济为基础的“硬权力”概念,但国际关系学者与政治学者一直有重构权力概念的尝试。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史蒂文·卢卡斯提出的三维权力观。 卢卡斯的三维权力观,是在批评一维权力观与两维权力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一维权力观”,也就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提出并产生重要影响的权力观。⑦ 这种权力观集中关注的是那些体现在明显可见的冲突与遵循行为中的权力行为,它们存在于真实的决策或行动选择中。这种权力观被卢卡斯称之为“权力的第一张面孔”(the first face of power)。二维权力观或“权力的第二张面孔”(the second face of power),则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彼特·巴卡拉克(Peter Bachrach)与摩尔顿·巴拉兹(Morton S.Baratz)提出的。⑧ 他们研究的是通过“不决策”(nondecision-making)、“动员偏见”(mobilization bias)和“议程控制”(agenda control)等途径让某些行为体获益而让另外一些行为体受损的权力。⑨ 与达尔的权力观不同,这种权力观注意到了有意或无意地将某些问题排除出决策程序的权力,这显示是对达尔一维权力观的补充。卢卡斯对一维与二维权力观都不满意,认为它们没有注意到那些通过塑造、影响人们的愿望、希望、认知、偏好等来控制人们的权力,而这种权力也就是他所说的第三维度权力或称“引起误导的权力(the power to mislead)”。⑩ 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这三种类型的权力都是客观存在的。菲利克斯·布伦斯科特(Felix Berenskoetter)在借鉴卢卡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国际关系中分别由“赢得冲突”、“限制替代方案”、“塑造规范标准”构成的“三维权力观”,并用来解释许多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在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1) 三维权力观既适用于某个具体的行为体,同样可以用来分析诸如七国集团之类的国际机制。卢卡斯的三维权力观是一种典型的以行为体为中心的权力观。(12) 他忽视了结构性权力的存在,(13) 即没有注意到权力是一种关系,可以在非直接、扩散性的关系得以体现。但卢卡斯的三维权力观让人们注意到权力的多种表现形式,启发人们去思考在那些表面上不存在权力运作的现象中,是否隐藏着不可见但客观存在的权力行为。(14) 七国集团作为一种国际机制,其实质是一种集团霸权,(15) 其权力基础同样可以用三维权力观来予以分析。首先,像新自由制度主义所说的,尽管国际机制的成立往往是权力(第一维度权力)带来的结果,不过一旦形成,它们就能相对独立的发挥作用,能够产生重要的权力效应。这种权力效应,就是第二维度“限制替代方案”所产生的效应。其次,七国集团并不一个价值中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组成该集团的西方大国偏好无疑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在运作过程中它推进的无疑也是这些价值。这样一来,七国集团就具有第三维度“塑造规范标准”的权力。最后,尽管七国集团本身不拥有武力,但其成员国无一不拥有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虽然七国集团尚未以自身的名义针对某一主权国家使用过武力,但这些实力毕竟构成它在全球政治中拥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而且,一旦需要,这种实力就可以动员起来用来维护七国集团成员国的利益。因此,七国同样具有强大的“赢得冲突”这一维度权力,即使其无意使用这种权力。下文将依次分析七国集团在三个维度权力上的具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