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的宪政,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又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宪政之令人激动,是因为人所向往,现实必需;而宪政之令人沉重,则是指其实现历程在中国征途漫漫,举步维艰。如果说以前关于宪政的奋斗与探索,主要以思想普及和体制建构为目标和成就,我以为今天的中国宪政建设因为有民主普及的民望基础和经济进步的物质条件,就应该致力于优化宪政体制,树立中国的宪政品牌。 一、为何要树立中国的宪政品牌 1.树立中国的宪政品牌是人类宪政多元化本质的内在要求。宪政就是民主政治,就是不同意见、不同体制、不同模式和方式能够自由表达和充分展现的民主平台。这样一种制度设计的本质,就是提倡达成民主目的的途径和方式的多元化。从人类宪政发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不同的宪政体制和宪政品牌历来都是现实存在的。在宪政产生之初,就有英国模式、法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在宪政发展的过程中,又有资本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和借鉴两者特点的社会化模式;从今天各国宪政的现实表现来看,西欧、北欧、北美、亚非拉国家和我们中国在宪政体制和宪政运作方式上都各有特点。所以,在达成民主目标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宪政品牌平行发展,鼓励和强化不同的宪政特色,追求宪政在各个特定国家和地区取得现实效果,是当今世界宪政的潮流。 2.树立中国宪政品牌也是由中国宪政的特质和中国国情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中国的宪政,无论从发展历程、体制设计、现实基础和推进方式上来讲,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国家宪政模式的特点。在中国的历史上,追求民主的思想和运动起源很早,但现代民主宪政的理念、体制和经验都是空白。近代中国宪政是在一张白纸上通过引进、移植、消化重塑西方宪政模式逐步推进的,其中充满了与专制政治的较量、渗透、反复、异化和名实分离,到今天还在艰难的行进之中。所以,中国的民主宪政建设,一定是与中国核心的政治体制结构的改造与演进相结合的,一定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民众的现实政治经济利益诉求,以渐进和稳定的方式进行。这是中国独特的宪政国情和宪政历程的特点。 此外,就中国宪政体制的设计来讲,也呈现出特定政治统治模式和民生需要所决定的特点。一是宪政权力的相对集中,从“中华民国”初年一直到今天概莫能外。这既是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需要,也是民主观念落后、专制权力与宪政推进力量相互较量、此消彼长的客观结果。二是宪政结构设计有本土思路,例如,“中华民国”时期的“五权宪法”设计;现阶段中国的“党”、“国”协作体制,政治协商体制、“德”、“法”共治体制,等等。致力于中国宪政建设,就是要通过树立品牌对现存体制进行总结、分析、优化、完善,逐步推进中国宪政的进步。 3.在宪政建设中,树立中国品牌,也是中国强盛的根本标志。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进步是不容否认的现实。中国虽然还不是真正的经济强国,但却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大,经济指标只是一个方面,而且在国家强盛过程中的作用也只是局限于初期发展和物质保障方面;而真正的国家强盛,从根本上讲,还在于制度和思想的强大,其标志就是较高程度的民主宪政。只有优越的宪政民主状态,才能通过公平公正的资源配置、规律程序的社会管理、权责一致的行为理念,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真正的活力、高效、稳定和和谐。这就需要我们在现阶段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大力度地持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和宪政建设,创出中国式的宪政民主品牌。 二、如何树立宪政民主的中国品牌 1.要承认和吸收人类宪政民主建设的文明成果。人类近现代宪政民主的发展,如果从17世纪中叶算起,已经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无论从观念建设、机制建设还是从法制保障方面来讲都有相当成熟的思想、模式和经验,就此而言,西方国家是先行的和先进的。中国的宪政建设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就必须首先拜前人为师,虚心学习和充分吸收西方宪政发达国家有关宪政、民主、法治、人权、违宪审查、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观念、原则、制度和措施,承认国际通行的宪政思想和民主规则,以此作为养料和基础,结合中国实际需要,优化和创造中国的宪政制度。 2.要发掘和总结本土宪政资源,形成中国式的宪政理念和制度体系。任何国家的宪政建设,都是根植于本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结合实际的国家政治管理和社会运作需要而进行的,都会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承认普遍宪政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和发展自身的宪政特质和优势,是宪政建设之必须。不同国家的宪政制度之间,如果从动态和实际效果去观察,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只有是否适合本国需要,有没有实际宪政效果,能不能满足本国民众生存质量提升的问题。各国宪政建设方面的相互借鉴与学习,不是苛求模式的绝对同一,而是推进和优化本国模式,力求取得宪政进步的实际效果。 中国的宪政建设要总结发掘本土宪政资源,一是要从中国百年宪政历史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宪政推进和运作的规律,找出经验、教训和有效方法,为今天的宪政建设服务。二是要认真研究有关宪政制度的内容设计,结合其发挥作用的历史环境和现实条件,找出哪些是特色,哪些有实效,哪些发挥了作用、优点何在,哪些存在设计缺陷,或者名存实亡,或者反而为专制独裁所利用而异化,原因为何,从而致力于设计中国宪政的长效和实效机制。三是要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分析出其中对中国宪政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特别是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心理与行为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在现有条件下产生实实在在宪政效果的宪政运作机制,这才是真正对中国宪政进步有意义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