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初至1995年底,关于红军长征问题的研究又大有进展。发表的有关论文、专著明显增多,研究领域也向纵深发展。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发表的有关红军长征论文170余篇,专著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军事科学院编写的《红一方面军史》及《红四方面军史》、金紫光等主编的《伟大的长征》、秦生的《红军长征在西北》、由国民党将领回忆录集成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等。另外,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对于红军长征这一时期的若干问题研究也有所突破和创新。现将近5 年来研究较为集中的几个问题择要作一概述。 一、关于长征中红军战略问题 (1)战略方针演变情况 杨牧认为红军在长征时期的战略方针经历过8次演变:到湘西;建立川黔边根据地;赤化四川;赤化云贵川,建立云、贵、川根据地;建立川甘陕根据地;建立陕甘根据地;在苏联边界创建一个根据地;建立陕北根据地,最终确定落脚陕北〔1〕。 (2)最后落脚点选定过程 前几年, 学术界对于红军何时把长征最后落脚点选定在陕北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是在哈达铺会议,有的认为是在榜罗镇会议上。近年来,对于此问题看法趋向于后一种(在榜罗镇会议上)。关于落脚陕北这一战略决策是如何确定的,张宏义撰文认为:陕北大本营的战略选定并不是一次会议就能确定的,是有一个历史过程,该过程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才告结束〔2〕。 (3)是否一张报纸决定红军最后落脚陕北? 传统观点认为, 中央领导人从一张《晋阳日报》得悉陕北有红军根据地后,决定把长征最后落脚点定在陕北。力平对此提出疑议,认为:“如果说中央领导人只凭敌人的一张报纸报导的消息,就决定了如此重大的战略行动,也未免显得轻率”。经过研究,他指出:当时红军看到的,是一批如《大公报》等报纸。正是由于有多种消息明确告诉了中央领导人,陕北有根据地,有红军,因此,中央决定红军到陕北苏区落脚〔3〕。 (4)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战略意图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有什么关系?有人认为,中国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相继进行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有人持相反意见,认为红军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不得不被迫进行长征,与北上抗日无关。基于这两种观点,王荣光提出第三种观点:红军长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他认为,早在长征前,中共临时中央已提出北上抗日的方针,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长征开始时,进行战略转移的目的不是北上抗日,而是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直到中央红军渡过了金沙江,才逐步把北上抗日作为红军长征的行动方针〔4〕。 (5)长征初期战略上“避战”评价 对于长征初期红军“避战”问题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初期的长征是“胜利了”,“是指挥有素”旋风般行动;另一种说,长征初期进行了消极避战。何友良则认为:长征初期虽有重大的失误和损兵,但总体上仍是一次基本成功的战略退却行动〔5〕。 二、关于长征中几个重大战役研究 (1)湘江之战 a.“折损过半”质疑 湘江之战是红军在长征途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关于损失人数,以前一般都认为经过此战后,红军折损过半,仅剩下了3万多人。王锦侠撰文对此说法提出异议, 他认为湘江一战,红军损失当在2万人左右。其根据是:敌人的统计数,何键、白崇禧在讲话中均说:红军战死的连带打散数量将近2万; 对红军战前、战后实力的分析,红军通过前三道封锁线后,全军由8.7万减至5.7万人,1935年遵义会议前,中央红军兵力为3.7万人,正好与“损失2万人”相吻合〔6〕。b.红军最终还是通过湘江的原因? 红军在过湘江时损失惨重,但最终还是通过了湘江。对于此问题,徐景成、周春华作了深层探讨,认为:虽然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是错误的。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士气不高,内部各自为政,矛盾重重,行动上不能协调一致,有的甚至给红军让出一条道路,因此,中央红军在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后,突破了湘江封锁线〔7〕。 (2)四渡赤水 a.四渡赤水历史评价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一个决定性战役。通过四渡赤水战役,我军终于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目前,史学界对其历史意义大都给予了很高评价,但是,赵晓石认为:对于四渡赤水战役的意义应给予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四渡赤水的胜利证明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确能挽救危急中的红军。同时,四渡赤水的部分失利也说明了新的中央领导同样是人,而并非后人所说的是“如神”〔8〕。b.四渡赤水失误及原因探析 元江撰文指出,四渡赤水战役中,我军有4个失误:战略行动上, 不适当地强调进攻;渡江战略方针的制定实施,一开头就遇到了麻烦;一次关键性战斗受挫(土城之战),使红军一度丧失主动权;以己之短,击彼之长如鲁班场战斗。作者还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认为:对战略退却的现实缺乏足够的理解;未能始终如一地发挥运动战的特长;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对困难认识不足〔9〕。c.“四渡赤水”能否称得上是“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