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尽管毛泽东一生没有大部头的史学著作,但深厚的史学功底和丰富的革命实践,使得毛泽东能够超出一般的历史学家,从宏观的角度更真切的领悟历史的规律,更准确的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历史观,对于今天的历史科学研究,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史学启蒙 毛泽东从8岁起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到13岁,毛泽东开始读《春秋》、《左传》、《纲鉴易知录》,由此而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历史知识。此外,少年毛泽东获取历史知识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在中国民间流行的通俗历史小说。《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都是他喜爱的读物。毛泽东18岁那年,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他从一个教员那里得到了一部《御批通鉴辑览》。这部书给毛泽东印象极为深刻。 毛泽东读书善于动脑筋、独立思考。如,他在读旧小说时,发现其中人物都是勇士、官员或文人学士,而没有农民当主角。他经过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这些人都是人民的统治者,是不必去种地的,他们拥有并控制土地,迫使农民替他们耕作。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期间,曾写有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该文得到阅卷老师的高度赞赏。文章立论新颖。作者从商鞅徙木立信这一历史事件中,经过分析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民智不开发、国民愚昧是中国不能振兴的根源。因此,欲救中国必须首先开启民智。此时的毛泽东年仅18岁,尚未形成系统的历史观,但其历史思想的深刻性,已可略见一斑。 二、博览史书 自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史学仍然是他致力的功课。除了完成老师要求的阅读书籍外,他还到图书馆借阅一些历史书籍,看得过细而有心得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新出版的历史书和杂志上的历史资料,他也多方搜集,广泛阅览。经过全面而又系统地学习,青年毛泽东在中国传统史学领域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为他以后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作了较好的准备。 一师毕业后,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五四”运动中,毛泽东从亲身的社会实践中,更深刻地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变革社会中的决定力量,从而促使他对过去的旧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清算,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根本转变。 中国社会黑暗的现实,使得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毛泽东没有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而是投身到了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去。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对史学始终抱有特殊的兴趣。无论是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和平建设时期,读史书始终是他的嗜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尽管条件非常艰苦,毛泽东仍然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搜集各种史书阅读。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忘不了要寻找一部《三国演义》。1936年在延安,毛泽东专门致电李克农,要他购整套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演义)。建国后,条件好了,毛泽东有了自己的书房。书房藏书包括经、史、子、集线装古籍和中外哲学、经济学、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各门类的图书达数万册。其中,他最爱读的历史书籍占有较大的比重。从上古史《尚书》、《春秋》、《左传》,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历朝纪事本末》、《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到近现代史学家的历史著作和各种通史、断代史、史论等都有收藏。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是毛泽东圈画批注最多的史书。这部历史巨著,毛泽东从1952年到1976年,有计划地至少通读了一遍。书中留下了毛泽东读书时所作的各种读书符号和批语。有些部分,他反复阅读多遍,书上留下了不同颜色的笔迹。《资治通鉴》是毛泽东最喜爱读的另一部史书。他称赞这部史书叙事有法,写得好。 毛泽东读史书不仅对《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极其重视,对野史以及地方志也广泛披览。《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以及明清的小说笔记和各地的地方志都是他喜爱的读物。据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生前要的最后一本书是宋人洪迈著的《容斋随笔》。这充分反映了毛泽东的读史热忱,真可谓生命不息,读史不止。 三、科学的历史观 毛泽东确立了唯物史观以后,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坚定对唯物史观的信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读中国历史。优良的国学素养和深厚的史学功底以及伟大的革命实践,使得毛泽东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社会历史作出深刻的分析,以历史的眼光剖析中国社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1.民族史观 毛泽东在其一系列的著作和演讲中,对于中国古老的历史,对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革命传统,对于历史上无数杰出人物,对于无数先人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表现出高度的民族自信心。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深表自信。他称赞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近四千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①]。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通过对历史上文化、科学的创造,发展着自己祖国的历史,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开辟了自己的事业,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