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2)02-0063-06 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的一般比较 作为哲学家,奥斯汀可谓早慧,不过,他快到四十岁才形成自己特有的进路。作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亦早慧,不过,维特根斯坦哲学有前期后期之分。这里说到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的比较,是就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和奥斯汀后十年的工作的比较。 奥斯汀在很多方面与维特根斯坦非常相近。他们两人都被归入“日常语言学派”。日常语言学派属于分析哲学的大传统,但在很多关键点上,他们两人的思想与这个传统的进路离得很远甚至相反,可说是分析哲学中的异数。无论就他们的主张还是就他们的实际工作来看,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哲学的思想治疗性质。治疗的途径,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是通过描述语言的正当用法,从而揭露哲学家对语言表达式的曲解、偏离和误用,祛除我们的语言表达式施与我们的魔力。奥斯汀的大量工作也是如此。蒯因论及奥斯汀哲学时说,他主要是否定类型的,“语言批判是治疗式实证主义的方法,克服形而上学的方法”。①他们两个都大张旗鼓反对“过度概括”,都否认哲学有一般方法。奥斯汀最为公认的成就是语言行为理论,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蛮可以视作这一理论的先声。“语言游戏的根本在于一种实践方式(行动方式)。”②“话语即行为。”③ 两人在很多方面相近,不是因为奥斯汀受到维特根斯坦很多影响。奥斯汀比维特根斯坦小22岁,但伯林说到,二战前,他和奥斯汀都没怎么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莱尔也说自己受维特根斯坦影响不是很大,但莱尔还是用更多热情谈到维特根斯坦。在牛津学派里,奥斯汀最少谈到维特根斯坦。解读奥斯汀可知,后期维特根斯坦流传出来以及最后在《哲学研究》这本著作中发表出来的很多想法,奥斯汀自己已经发展出来。 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也有很多不同。虽然两个人都强调日常语言的合理性,但奥斯汀细致入微地对很多日常语汇进行分析,他对real、exact、deliberately、can等一大批语词的辨析成果可以为字典学吸收,维特根斯坦却很少做这项工作,他对知道、疼痛这些语词做过很多辨析,这些辨析几乎只限于揭示它们在某些基本哲学问题的影响。尽管奥斯汀同样强调哲学的思想治疗方面,但在他看来,哲学也可以获致正面的成果。与此相应,他们对科学的态度也不一样,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谈。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的身后名也相差巨大,维特根斯坦被很多论者视为20世纪数一数二的哲学家,奥斯汀的哲学影响则主要限于一个特定的流派。 关于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的一般比较,我就说这几句。下文谈一个话题,语境或周边环境,围绕这个话题来看看两人思想上的同异。 注重语境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一个特点。人们倾向于在语词和句子中寻找意义,而维特根斯坦说:“你意指的东西——怎样找出它?我们必须耐心地检查这个句子会怎样得到应用。[检查]它的所有周边情况看起来是怎样的[Wie rund um ihm alles aussieht]。这时,其意义将显现出来。”④维特根斯坦还给出一个一般的论断:“语词只在生活之流中具有意义。”⑤实际上,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核心概念之一“语言游戏”就包含语境作为其基本元素。维特根斯坦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界定说,语言游戏是“孩子借以开始使用语词的语言形式”,这里并没有单独多谈语境因素,不过,他一般地把语言游戏理解为“活动、反应”,⑥语境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这一点在《哲学研究》中表达得很鲜明:“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PU,§7]⑦ 奥斯汀同样注重语境。在讨论real[真正的]一词时,奥斯汀讨论了这个词处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多种情况,以及相关语句处于不同语境中的多种情况,例如,“设想一下,你在看商店里的一个羊毛线团,我说‘那不是它的真正颜色’。这时,我的意思可能是它在普通日照下看上去不是这个颜色,但也可能是羊毛在没有染色之前不是这个颜色。像其他很多情况一样,这时你不能单从我使用的语词确定我的意思。”(SS,第59-60页)⑧奥斯汀后面总结说:“比起草草看上一眼所看到的,‘真正’一词的用法要多些;在形形色色的上下文里它有形形色色的用法。”[SS,第62页] 笼统称作语境的,包括好多方面。首先可以区分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前者是狭义的、本来意义的“上下文”。在一篇小说里,“你去吗?”这个问句里的“你”指的是谁,通常可以在这篇小说内部找到,平常对话里问“你去吗?”问的是你向之说话的那个人。语言外因素,语用学家的归类不同,大致可以分作说话人、听话人、会话的具体情境,会话的一般情境如文化传统,最后还可以扩大到人类生存的一般环境。维特根斯坦突出语言的使用,这一点人所周知,不遑多论。使用首先涉及说话人,接着也涉及听话人,进一步也涉及语境的其他因素。 生活形式与语义条件 维特根斯坦在不同上下文中使用不少相关语词来谈论语境,其中的招牌概念是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对生活形式做出过一个一般界说:“须得接受下来的东西,给定的东西——可以说——是生活形式。”[PU,第272页]这个界说相当笼统,因为“给定的东西”过于宽泛、含混。一般说来,生活形式指的不是特殊语境,而是一般情境如文化传统和人类生存的一般环境。以下两句引文大致表明了此点——“想象一种语言就叫作想象一种生活形式”[PU,§19];“即使狮子会说话,我们也理解不了它。”[PU,第3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