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将军是爱国的英雄,爱国主义自始至终是其思想的主线。揭示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于深刻理解他所领导或参与的重大政治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东北易帜到武装调停中原大战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这一重大举动是史无前例的。正如唐德刚先生所指出的,它与中国内战史上的“势穷来归”或“变节起义”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个军阀,张学良完全可以倚重日本帝国主义,经营自己的“东北王国”,然而他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利诱,义无反顾地改易旗帜,促成国家统一。东北易帜是张学良将军爱国思想付诸实施的第一次重大行动。张学良在1990年谈到东北易帜时说:“不是因为我父亲被日本人杀死才易帜。我主张国家统一和富强。父亲不死我也会这样做。这件事促使我抗日的决心更坚定。〔1〕” 张学良生于权门,养尊处优。然而优越的生活环境没有使他成为一个无所事事、饱食终日的花花公子。由于受到一些欧美资产阶级的文化教育,由于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张学良在青少年时代就萌发了浓厚的爱国思想。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年方15的张学良就“颇受刺激”,“即欲立志为国家作事”〔2〕。然而国家贫穷落后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 使他痛苦、悲观和失望。但不久便振作起来。1916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应辽宁青年会的邀请,作《中国之希望》的演讲,认为中国之希望不在任何党派,亦不在任何官吏,而在每一个中国人发奋图强,努力救国。张学良颇受启发,他后来说:“予闻此,大悟悲观之非当,乃立誓本个人之良心,尽个人之能力,努力以救中国。〔3〕”1921年秋, 他受父命东渡日本观看日军秋季军事操练,日方的耀武扬威极大地损伤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因而他向日方表示:“你们日本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也能做到。你们日本做不到的,我们中国也能做到。请君等拭目以待。〔4 〕”1921年的日本之行给他以很深的刺激,其爱国思想也因此而日益增长。1923年,北京发生“三·二惨案”,军警镇压了要求废督裁兵的游行学生。张学良对学生的爱国行为表示赞佩,写信慰问受伤者。1925年“五卅”运动发生后,张学良对上海爱国学生被英租界巡捕枪击表示深切的同情,并致电予以慰问,说:“痛我莘莘学子,竟被摧残,莽莽神州,天道何在?积弱之国,现象如斯,凡我国人,宜知奋勉。〔5 〕”并发挥张伯苓“中国之希望在我”的观点,认为实现国富民强的根本之计在于“牢记国耻,发奋图强,人人从修养人格入手,工商学界各以发展其业为职志,则二十年后,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谁敢再以侮辱临我。〔6〕” 从国富民强的目的出发,张学良对进行内战表示苦闷和厌恶。他在《回忆录》中追述当时厌恶内战的心情:“良年方弱冠,屡参战事,亲见因战乱原因,满目疮痍,民生凋敝,自己同胞互相残杀,而有为有志之青年,多为牺牲,大伤国家元气,衷心时为忏悔。〔7〕”1924 年他表示决不愿成为军阀,认为军人所以成阀,是因其不仅过问分内事,而且干预分外诸政。1926年,奉直联军击败冯玉祥,攻克南口,京师警察总监李寿金等拟演剧庆功,为张学良所谢绝。他认为兵乱之后,灾民遍野,村落为墟,战士暴骨,饿殍载途,“哀且不遑,曷敢言庆。”并且,南口之战,不过是因为政见不同,不得已而趋于战,“同根相煎,胜亦何足言功”。因此建议“移此庆功之款,作为慈善之举”,救济战区附近灾民,抚恤战斗双方死伤。1927年1月汉浔惨案发生, 其时奉系与国民革命军仍处于敌对状态,但张学良向英国驻华公使蓝浦森表示:中国南北之争,不过因为国人对内政见未能一致,因起战端。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对待外国,决不因对内政见不一致而发生影响。“此次英人若以武力对待中国民众,则凡属中国人,不分南北,皆有捍卫国家之义务,责无旁贷。〔8〕”此后不久, 张学良便发出对时局的通电,主张“息争御外,共挽颓流”,表示了停止内战的愿望。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就任奉天军务督办,主持东北军政,随即表明自己反对内战的立场,表示“自今以后,谨当遵大元帅佳日息争通电,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抱息争宁人之旨,以期贯彻初衷,自非他方危及生存决不轻言战事。〔9〕”虽然他洞悉蒋介石以外交解决东北的阴谋, 但他仍然致电蒋冯阎诸人,表示“学良爱乡爱国,决无妨害统一之意〔10〕”,表达了和平统一中国的愿望。 张学良和平统一中国的愿望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阻挠。对此,张学良采取了既灵活又强硬的立场。在与日本特使林权助等人谈话时,张学良认为中日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本诸共存共荣的宗旨,与日提携,而实现东三省和平经济政策。然而面对林权助等人阻挠东北易帜的嚣张气焰,张学良又显示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他说:“余之决心以东三省人民为转移,余不能拂逆三省人民之心理而有所作为也。〔11〕”张学良顶住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最终做出改旗易帜的重大抉择。 张学良认为,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能谋求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1928年9 月他在对东北大学学生的训词中说:“要将自己看小些,将国家看大些,就是说自己不要自看的太重,而有害于国家。〔12〕”东北何去何从,对于张学良来说,正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重大课题。张学良为东北易帜做出了一定的牺牲,他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并承受日本对其统治地位的直接威胁。然而毕竟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了国家利益,对个人利益作出一定程度的牺牲,正是张学良将自己看小些,将国家看大些的思想表现。张学良认为,在民族大义面前要站稳立场。张宗昌曾劝告张学良与南方战斗到底,张学良予以拒绝。他说:“东省有貔貅之士达20万,未尝不可与南军作一决战,但鉴于外患险恶,济案及皇姑屯之变,深为痛心,且因大势所趋,全国人民服膺三民主义,我兄弟倘使举措不检,不特为亡国之罪人,亦且为人民所唾弃,人格所关,在此一着”〔13〕,不能不慎重行之。东北易帜使张学良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一定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矛盾。从根本上说,东北易帜所实现的国家利益与张学良的个人利益是基本一致的。东北既是张学良统治下的东北,更是中国的东北。保障东北的安全,就是保护民族利益,同时也是保全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地位。张学良是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的。日本帝国主义因郭松龄事件张作霖允诺的侵略要求得不到满足后,就有换马之意。东北易帜,虽然仍不能免除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但毕竟以全国人民和中央政府为后盾,增加了安全系数。因此,认为张学良在东北易帜时没有考虑个人利益,是不合乎事实的。但如果夸大这一点,认为张学良主要地考虑其在东北的统治地位,也是不对的。爱国思想是张学良进行东北易帜的主旨。不知国家、民族之大义,张学良就不会有东北易帜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