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此同时它又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① 我们的信心来源于以下事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灵机一动,更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给中国带来巨变的道路的成功开拓,从根本上说是走历史必由之路。它不仅是应中国国情之需,而且是顺世界潮流之变,因而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渗透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一精神,因而其必然越走越宽广。几年过去了,十七大精神已经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中国大地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更加璀璨夺目。其中,各区域基于自身特点的开拓创新,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实践活水。在这个方面,重庆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性和典型性。 2010年8月,美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外交政策》足足用了20张图片,对重庆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介绍式报道和高度评价,称重庆是“中国的明日乐园”、“中国扬子江上的芝加哥”、“世界的未来之星”、“全球化城市发展的标杆”。2010年8月25日,美国《连线》杂志发表题为《藏在大雾后的发展速度最快的世界大都市》,认为重庆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未来的城市。2010年9月19日,在“重庆实践与新亚洲模式”研讨会上,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提出一个观点:“‘重庆发展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凸显民生、关注民生。”这些情况表明,重庆的一系列改革实践模式正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从根本上说,重庆的发展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髓,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又赋予了它鲜明的重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重庆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贵探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一、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制高点透视重庆模式 我们已经顺利地跨过了世纪之交,20世纪的历史遗产和21世纪的时代挑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谈到20世纪的历史遗产,无论出自何种立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总是主打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总是流行色。最为极端的说法有二:一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声称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一是金观涛的“社会主义尝试及其失败,是20世纪人类的两大遗产之一”。尽管“任何人对20世纪所产生的影响力都无法与卡尔·马克思相提并论”,③ 但西方主流媒体的基调是热衷于在“埋葬共产主义的棺材上钉上最后一根钉子”。因而,它们普遍忽略或曲解另一件重大的事情,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如果说,它们把“苏东剧变”视为社会主义的显性溃败的话,那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就被其视为隐性地放弃社会主义而向西方文明回归。这样,中国的改革在其辞典里就成为了无新意的“西化”、“分化”的代名词,而对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误判就始终与其相伴。 与此同时,西方政界和学界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力图避免陷入反共的“歇斯底里”,而是较为理性地思考共产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值得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回答的问题。如布热津斯基提出:“马列主义的政策错误归根到底源于对历史的根本错误的判断和对人性的严重误解……它没有考虑人对个人自由的基本追求;没有考虑人渴望通过艺术和宗教等方式表现自我;没有考虑在文化普及和宣传媒介具有广泛影响的时代,人们会进而要求政治上的选择权利;没有考虑生产率的提高与发明创造同个人追求物质享受的愿望的有机联系。这样,共产主义宣称自己是最有创造力和富有革新精神的社会制度,但事实上却窒息了社会的创造性。”④ 说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根本错误判断,无非想说历史只能自发生成、局部改良,而不可能自觉地创造和自由地发展;说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严重的误解,亦无非想说人的本性不可改变,不是历史改变人性,而是人性支配历史。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必须从人类社会发展远景上加以思考的重大问题,即:能否和如何经由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结束人类社会的自发状态,开创其自由自觉发展的崭新历史;能否和如何经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开创社会进步和个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能否和如何经由共产党的领导逐步超越西方的“投票民主”、形式民主,开创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政治;能否和如何经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精神追求,开创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