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突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不到10天,欧洲战争随之爆发。如何应对国际政治中发生的这一紧密相连的重大事件,是对正在为抗日而奋斗的中国的一个严峻考验。关于国民政府在此考验中的一般表现,已有若干论文有所言及。但是,对国民政府的最高领袖——蒋介石个人所作出的相关反应则尚缺乏专题性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中方的整体性因应至今还存有不少疑问。①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尽管蒋介石对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反应,是研究蒋抗日外交战略的很好的案例,但要真正厘清这个问题,必须深入其内心世界,而反映了蒋内心世界的蒋的日记手稿先是长期无法为学者利用,在近年能够利用以后,很多人却又急于先据之披露“独家新闻”,而缺少藉此细察蒋的心路历程,对蒋在重大关头的决策重作检讨的耐心。 基于对上述现状的反省,笔者在有幸成为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而获得研读该所珍藏的蒋介石日记手稿的宝贵机会后,首先致力于以蒋介石日记和王世杰、徐永昌等其他重要当事者的日记为线索,考察蒋介石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反应,以求通过这一案例研究,揭示1939年欧战爆发前后蒋在国际问题上的思想特点,而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此期的中国外交。 下面求教于学界先进的,就是这一考察的结果。 一、苏德订约前夕蒋介石的时局认识 要剖析蒋介石对苏德订约及欧战爆发的反应,有必要先梳理一下他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缔结前夕对日、苏、德关系与国际形势的基本认识,以揭示其决策的思想背景。受篇幅限制,下面着重以1939年1月至8月为对象,就当时国际形势中的以下一些热点问题,概括蒋介石的基本看法。 1.关于欧洲局势对中日两国的影响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蒋介石的看法和国民政府外交幕僚部门的主流意见基本一致。后者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欧局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因为,虽然欧战如能扩大为远东的日英、日苏战争,将给中国带来机会,但真正能决定战争是否扩大的,既非中国又非英法苏等第三国,而是日本自身。如果届时日本首先专心于处理对华问题而不向英法苏寻衅,则这些主要援华国反而都会为优先应对欧洲事务而不惜对日妥协。②同这种判断一样,蒋介石也认为日本利在“激起欧战以求其出路”,中国则利在避免或推迟欧战,因为一旦欧战爆发,各大国的注意力将集中于欧洲,而日本则可利用欧战要挟英法,给中国带来最坏的局面。③ 2.关于如何应对欧局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蒋介石最忧虑的是,日本既利用欧洲的混乱要挟列国对日退让,实际上又不介入欧局,而集中全力压迫中国。反之,他最期待的是,日本在侵华战争尚未结束之际,就同时介入欧局,或北进攻苏,或南进掠取欧美的亚洲殖民地,从而一边因四处出击而分散自身力量,减轻对华压力,一边因四面树敌而给中国带来联合国际力量赢得战争的机会。从这个观点出发,蒋介石因应欧局的总方针,是促使日本介入欧局,从而让中日战争与欧洲问题合为一体,共同解决。④如何贯彻这个方针呢?蒋介石设计的路线,是以坚持抗战到底、拒绝中途妥协为本,而等待国际变化。这在他的日记中有许多表露。譬如,1939年3月上旬,他在与军事将领的谈话中强调,“中央放弃武汉迁移重庆后则抗战时期越长越好。以短期内如果和平则中央对内对外皆不及准备与布置。若中央掌握四川果能建设进步,则统一御侮更有把握矣。”⑤3月中旬,蒋介石又从欧洲的事态汲取教训说,“德国兼并捷克不费一弹不流滴血,此为历史上未有之创例。推究其因,即在于去年割让苏台区所遗之祸患。如果我国七七以前以为割让或承认伪满可免战祸者,于此乃可了然乎。”⑥4月,蒋介石在思考如何才能使抗日战争与可能爆发的欧洲战争联为一体时,阐述了这样一种因果关系:“如果欧战未起以前以及既起以后我国皆不为倭诱和,则倭或最初专攻中国而不加入欧战,及至中国被其屈服,乃再加入欧战或攻俄。如中国始终与其战争而不为其所屈服,则彼虽不参加欧战而亦不能灭亡中国,最后欧战结束,英美仍可干涉中倭战事,解决远东问题。如其参加欧战,必进攻苏俄,则战时敌将分兵对俄,而战后如民主阵线胜利,则我亦可得最后胜利,故我国之决胜时期仍决之于国际战争之结局,而抗战到底不与倭敌中途妥协是为独一无二之要旨。”⑦5月下旬,蒋介石指出,“力求四川建设与安全,则根本巩固,无论对内对外皆可独立无惧”。⑧8月上旬,蒋介石在思考如何赢得“国际大变化”时,再次确认,“敌人亡华野心其势不容改变,只要我能自立自决,确定长期抗战基本计划,则国际大变化即在其中矣”。⑨ 3.关于何种状态的结盟关系对华有利的问题 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各种力量重新组合的状况下,何种状态的结盟关系对华有利,是蒋介石十分关注的问题。他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应该以美国为第一依靠,与美英法苏结盟。反之,就日本的结盟关系而言,蒋介石认为,“欧战如可免,则倭不参加德意同盟于我为有利。否则其利害亦正相反也”。⑩他并多次强调,日本如与德意结盟,不啻是“东亚之幸,亦世界之福”,而对日本自身来说,因为实际上无法得到德、意的帮助,故完全是一种自杀政策。(11)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一面盼望日本因同德意结盟而与英美法苏为敌,一面又担心日本因和德意决裂而转身向美英法求好。总之,在关于结盟问题的定位上,蒋的思路是和以王世杰为首的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当时的看法基本一致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