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研究,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得到大陆学界的重视,相关论著不断问世。本文试图对30年来大陆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不当之处,敬请识者指正。 一、关于边政理论的研究 边政学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兴起,并逐步得到发展的一门学科。关于边政学的相关理论,目前学界研究较少。马大正、刘逖《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① 综论篇论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其中涉及边政理论研究。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② 论述了“边政学”产生的国情、边政学的内涵与特点、近代的民族民主思想与边疆政治意识、边政与台湾“边政”研究状况等问题。同作者《台湾〈中国边政〉述评》③ 对《中国边政》刊物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④ 对边政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概括和反思,提出广义边政学的概念。符雪红《20世纪中国边政研究与边区开发理论述评》⑤ 回顾了20世纪上半叶边政学兴起的过程,并概述边区开发的相关理论。段金生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研究内容及方法、边政学的学科内容等做了阐述。⑥ 关于国民政府的边疆民族政策、边政机构与边疆观念。杨作山《民国时期边疆民族政策刍议》⑦ 考察了民国时期的边政机构沿革与边疆民族政策的实施,认为当时的边疆民族政策对于协调民族关系、稳定边疆、维护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具有局限性。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⑧ 分析了国民政府初期10年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政策,认为国民政府的管理体制事权分散,管理活动缺乏统筹性和系统性,民族政策内容庞杂而缺乏持续性,政策的执行效果有限,但从长时期来看,这些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合仍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念及民族认识》⑨ 认为“九一八”事变之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认识以蒙、藏、新为重心,将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等同,边疆区域范围的界定较模糊;事变后西北、西南边疆在其视野中地位开始提升,边疆区域范围的界定才相对明确。 马玉华《国民政府的边疆民族政策初探》⑩ 探讨了民国时期的民族观及国民政府边疆民族政策的内容及价值,认为其边疆民族政策大致包括民族平等、扶植边疆民族自治能力、民族边疆文化、经济事业等内容,对改善边疆人民生活,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张双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以蒙藏问题为中心》(11) 以蒙藏问题为中心,考察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认为这些思想与政策有一部分符合国情和边疆地区的情况,但民族理论背弃了孙中山的对外反帝民族思想,并否认少数民族的存在,其政策仅注重蒙藏地区,而忽视其他少数民族的存在,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孙懿《抗战时期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12) 探讨了国民政府“边疆教育”概念的提出、边疆教育政策的内容及其施行等问题,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有较详细的阐述。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13) 一书研究和总结了国民政府民族政策的发展过程,民族事务管理机构与制度,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边疆民族经济政策以及西北开发,边疆民族教育政策与少数民族宗教政策等,认为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有整体系统性,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其民族平等虽凸显历史进步,但流于形式,使之具有欺骗性与虚伪性。郑汕主编《中国边防史》(14) 对中国历代边防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其中对国民政府各个时期边防的历史背景、对边疆的经营、边防举措等进行了研究。李鸣《中国近代民族自治的历史演进》(15) 论述了近代中国民族自治的历史过程,研究了国民政府在民族立法上采取的措施,认为国民政府往往将民族问题作为边疆问题来考虑,国家主权观念浓郁,民族自治收效甚微。 赵云田《近代我国边疆民族中央管理机制演变》(16) 考察了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及其功能,认为蒙藏委员会的设立,促使国民政府颁布一些有利于民族关系的法令及采取一些安定边疆少数民族的措施,并兴办教育以培养蒙藏青年。但由于现实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许多良好的措施并未得到施行。同作者《中国治边机构史》(17) 一书,对国民政府的治边机构及其职能等做了阐述。 二、关于国民政府的西藏治理 国民政府的西藏治理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不仅论著颇多,对相关档案史料的整理也成绩显著。在档案资料整理方面,主要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九世班禅内地活动及返藏受阻档案选编》、《九世班禅圆寂致祭和十世班禅转世坐床档案选编》、《十三世达赖圆寂致祭和十四世达赖转世坐床档案选编》、《黄慕松吴忠信赵守钰戴传贤奉使办理藏事报告书》等,(18) 为学者研究国民政府治理西藏提供了良好基础。 关于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刘国武《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对藏政策及接管措施》(19)对抗战以前10年国民政府对西藏民族问题的政策理念和措施,西藏国民政府中的地位及英国阻挠国民政府接管西藏的做法等进行论析。张羽新《民国治藏要略》(20) 论述了民国中央政府对藏行使主权和施政的情况。陈谦平对二战后国民政府西藏政策的制订、实施过程及政策失败的原因做了考察,认为抗战后国民政府对藏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力图利用“四强”的地位和英国退出印度的机会,加强中央与西藏地方的联系,政策的核心是全面支持以热振为首的亲中央势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对热振事件的处理优柔寡断、导致错失良机。(21) 陈谦平文章的特点是利用现存台湾的档案较多,弥补了大陆学界对国民政府处理热振事件处理过程不甚了解的缺憾。(22) 杨作山《民国时期中央对藏政策述论》(23) 也论及了国民政府对西藏的方针。谢铁群编著《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藏方略》(24) 设专章探讨了国民政府管理西藏的政策措施。徐中林、王希隆论述了国民政府对藏文化教育政策。(25) 刘琳琳、王立艳从法律的角度,研究了国民政府治理西藏的措施。(26) 唐景福《民国时期历届中央政府维护西藏主权的措施》、喜饶尼玛《民国时期的西藏地位刍议》两文,均论及国民政府的对藏政策。(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