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1)08-0168-07 自1949年后的十七年间,在党的文艺政策的引导和主流文学话语的倡导下,工业题材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命题,受到作家高度关注并在东北文坛得以迅速发展,草明、萧军、艾芜、雷加、舒群、白朗等一批老作家和李云德、程树榛、韩统良、韶华、于敏、罗丹、吕中山、郭先红、张天民、高士心、徐光夫、朱赞平、谢挺宇、陈淼等年轻一代作家,先后投入到反映东北地区工业建设的小说创作中。当时的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显示出独有的创作模式,本文拟对此作以探讨。 一 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十七年”东北工业题材小说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和时代性色彩,集中于共产党人领导工人恢复和建设现代工业,被解放的工人在新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以及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一类宏大叙事。从精神内核来说,这些小说与同一时期进入当代文学经典行列的“三红一创、保林青山”等农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相同,其现实意义都在于论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法性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优越性。 “十七年”东北工业题材小说从各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所经历的复杂而广阔的社会历史变迁,并从工业领域的角度对这一变迁做了艺术的再现、描摹与想象,旨在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业生产恢复和建设的历史功绩。其中《风雨的黎明》(罗丹)、《沸腾的群山》(第一部·李云德)、《潜力》三部曲(雷加)、《原动力》(草明)、《火车头》(草明)、《我们的节日》(雷加)、《五月的矿山》(萧军)等中长篇小说反映了东北解放区时期、建国初期,共产党人及其队伍接管工业企业、团结领导广大知识分子和工人,恢复正常工业化生产的伟大成就。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时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特定历史时期工业领域的真实镜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精神特质,从不同的表现视野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恢复的复杂曲折历程,在总体上赞美了共产党人的英明领导和工人群众在生产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高度智慧和忘我劳动精神。 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小说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新旧社会对比、工人阶级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主题。在长篇小说《原动力》里,旧中国时代的孙怀德空有一身本事,遇上灾年连饭都吃不上。没办法来到东北日本人企业谋生,在为日本人工作的时间里,他挨尽了日本工头的皮鞭,儿子被日本鬼子活活害死。深仇大恨使他学会了以磨洋工的方式对日本企业主进行反抗。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接收了企业的国民党大员,依旧换汤不换药地对他进行盘剥、压迫。在新社会,企业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解放了工人群众,不仅改善了老孙头的工作生活条件,而且给予他这样有技术的老工人以特殊的尊重,他也表现出参与工业建设的强烈热情。通过新旧社会工人生活的对比,作品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孙怀德在新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热忱的思想基础。正是血泪生活的磨炼,把他的命运同新旧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作品所展示的孙怀德的人生历程,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它艺术地概括了工人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的成长道路。长篇小说《乘风破浪》(草明)中的老炼钢工人刘进春、《风雨的黎明》(罗丹)中的老钳工解年魁、《这一代人》(舒群)中的工学院毕业生李蕙良,中篇小说《为了幸福的明天》(白朗)中的青年女工邵玉梅,短篇小说《青春的召唤》(雷加)中的老林业工人赵发、《两代纺织工》(吕中山)中的老纺织女工钟大娘等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一系列工人群像,也都经历了老孙头所经历过的类似命运转折。还有一些小说是完全以反映新社会工人较高社会地位为主题的,如短篇小说《婚事》(草明)、《在祖国的土地上》(草明)、《夜归》(艾芜)、《输血》(艾芜)、《山中借宿》(李云德)等。 表现和平时期生产建设中的思想斗争,是“十七年”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又一主题类型。《百炼成钢》(艾芜)、《乘风破浪》(草明)、《钢铁巨人》(程树榛)、《这一代人》(舒群)、《长白山绵绵山岭》(高士心)、《鹰之歌》(李云德)、《为了幸福的明天》(白朗)等中长篇作品,反映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工业现代化蓬勃发展,一代工业人锐意进取的生产生活面貌,以及随着环境的改变所暴露、产生的新的矛盾和问题。 与对工人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的表现相适应,是对于工人在获得翻身解放后体现出来的无私忘我劳动精神的叙说。一些小说讲述了工人在生产生活中的英雄业绩,以新时代的英雄主义叙事,书写工人阶级的英雄谱系。短篇小说《在厂史以外》(舒群)塑造了一个追求进步、公而忘私、最后英勇牺牲的英雄工人形象,以表现工人阶级的崇高和先进性。《为了幸福的明天》塑造了一个从旧社会走来、受贫穷压迫、在新社会翻身做主人的进步青年女工邵玉梅的形象。《输血》讲述了一位搭错了车的女孩子郁琳为英勇炸沉渣室的工人英雄祁云河输血的故事,表现了社会各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更多的小说则从日常生产生活的视角,挖掘工人内在的优美品质。短篇小说《诞生》(草明)以大年夜某炼铁厂十号平炉的炼钢工人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为了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献礼、加班加点增加炼钢生产为背景,真实地展现了炼钢生产火热、紧张的劳动场面,塑造了新婚不久在大年夜主动去工厂献工的进步工人李庆臣、后进发生转变的工人陈祥沛以及炉长老潘、工长王洪德等生动的人物形象。类似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迎春曲》(草明)、《新的家》(艾芜)、《青春的召唤》等。李云德的短篇小说《我师傅》、《勘察一日》、《我的堂叔》、《老机长》、《儿子》也塑造了一系列埋头工作、任劳任怨的工人群众形象。郭先红、韩统良、吕中山三位“十七年”时期成长起来的东北工人作家的创作,基本上都是短篇作品,也把注意力放在赞颂工人崇高的精神品质上,这三位作者的作品结集为《新芽》。一些小说还讲述了在工业建设大好形势和先进干部工人影响下,后进工人发生转变的故事。如短篇小说《少织了一朵大红花》(白朗)、短篇小说《初到工地》(李云德)、《在祖国的土地上》(草明)、《纪长林》(潘洪玉)。短篇小说《姑娘的心事》(草明)、《雨》(艾芜)、《车菊英》(艾芜)、《“姑奶奶”》(草明)、《月重圆》(白晓)展现的则是具有新的精神面貌的女工的生活。 石兴泽在《当代中国文学:悲壮辉煌的历史脚步》中指出,“十七年”当代中国文学的“爱情书写与表现民族解放、阶级革命的主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显示出前者服从和依附后者的倾向,即青年男女只有置身于民族和阶级的革命斗争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1],这是与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当时的创作实际相吻合的。“十七年”东北工业题材小说着重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生活:一种是旧式的个人化情感模式,主人公之间相互爱慕出于传统的两情相悦;一种是政治化的情感模式,即男女主人公所以相爱,往往不是或不仅仅是因为两情相悦,而是因为对于对方政治上先进性的仰慕。在大多数作品中,作者都倾向于赞美后一种情感生活。工业题材小说对于主人公爱情生活的表现,并不是为了赞美和颂扬爱情,而是指向对于主人公政治先进性的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