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9-0109-08 酝酿与爆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事件。在政治形态上它不仅开启了我国数千年封建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的转变,而且在我们的研究中还发现,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古典文学也正是在这时迈开了向现代文学转型的历史步伐。而对于后一点,以往人们的研究或是因摄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时全新的彻底革新的态度而止步,或是因思想观念的局限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然而,尽管它有着所有历史肇始时期都难免的芜杂与混乱,不过它在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中所透露出来的、与中国传统古典文学迥然有别的观念与表现,却是无法忽视的文学事实。而这,也正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对于辛亥革命的时间跨度,学术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划分。“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1894年到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所进行的整个民主革命的过程。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武昌起义到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① 在本文中,我们采取的是广义的概念。因为对于一场促进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巨大文学运动而言,特定的时间节点并不能说明问题,它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与空间。 1894年11月,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檀香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由此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也正是在这一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并以古老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这是一个影响后来中国社会与文化有着巨大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被誉为晚清舆论界骄子的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一文中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② 在此时,国人剧感“列强瓜分中国”之祸已迫在眉睫,“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已昭然若揭。对此,有学者在深入研究与比较了晚清时期不同阶段的文学观念时发现:“中日甲午战争,其实形同一场中日西化运动的成绩竞赛,竞赛结果等于宣判,自咸丰末年以来三十余年的自强运动全盘失败。朝野有识之士受此冲击,纷纷检讨昔日洋务运动之得失,并重新寻求改革救国的新方向。”③ 这“新方向”表现在政治斗争层面,主要标志就是孙中山先生发起的兴中会的成立,而表现在文学观念上,则是自此时始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学观念受到了彻底的挑战,人们开始重新寻找一种新的文学主张与理念。因而从时间概念上来讲,辛亥革命与晚清的文学革新大致是同步进行的。 从具体的文学创作实绩溯源,鲁迅先生觉得大致是在戊戌变法以后,时间上则要稍后几年。他认为:“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与时政,严加纠缠;或更扩充,并其风俗。”④ 鲁迅先生是在讨论谴责小说产生的原因时说这番话的。事实上,对清廷的怀疑、失望与否定,既是谴责小说产生的直接起因,同时也是整个晚清文学变动之际众多作家几乎一致的文学创作表现内容。1902年,梁启超在晚清政治小说的开山之作《新中国未来记》中,着力探讨了中国的前途究竟应该是君主立宪,还是应该革命的问题。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黄克强和李去病,前者主张先建立君主立宪制,然后等民智慢慢开化后,将来再过渡到民主共和制,而后者则力主用武力推翻清朝政府,真正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有意思的是,尽管大家知道主张君主立宪的黄克强其实是作为改良派的梁启超的代言人,但是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对李去病无端攻击与肆意丑化,而是反复论辩权衡利害。人们可以发现,在当时不管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封建专制已成陈迹,他们向往与期盼的是一个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因而,晚清文学之士在改良派与革命派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都有对清朝专制政体的“掊击”之意,并在自由、民主、平等等口号的感召下一起加入到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 呼应着晚清政治革命的要求、并最为大声疾呼民主、共和理想的文学社团当推南社。 1902年,年仅十五岁的柳亚子在《岁暮述怀》一诗中,表现了他强烈的排满反清、主张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 思想界中初革命,欲凭文字播风潮。 共和民政标新谛,专制君威扫旧骄。 误国千年仇吕政,传薪一脉拜卢骚。 寒宵欲睡不成睡,起看吴儿百炼刀。⑤ 在这里,柳亚子景仰的是“共和”、“民政”和卢骚,痛恨的是专制、君威和扼杀了康梁变法的如吕后般凶残的慈禧太后。1903年,同为南社创设元老的高旭,在长诗《海上大风潮起放歌》中,历数了清朝入主中原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罪恶,表达出要求种族革命的决绝态度: …… 扬州十日痛骨髓,嘉定三屠寒发毛。 以杀报杀未为过,复九世仇公义昭。 堂堂大汉干净土,不许异种污腥臊。 还我河山日再中,犁庭扫六倾其巢。⑥ 正是在共同的反清旨趣下,当时许多进步的革命文人走到了一起,并于1909年正式在苏州会盟结社,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政治革命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