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80后”研究概念的确认过程 从2004年开始关注“80后”文学,我一直在思考对于“80后”概念的确认。由于社会和媒体对于这样一个代际概念的热衷,我实际上承受着一种来自社会的压力。2007年,我受邀到中山大学连续三场演讲“80后一代文学与文化”时,就在概念问题上受到多个学科学者和学生的质疑,这些质疑帮助了我,并提醒我如何把握自己课题研究中的概念限定,以及与社会学既相同又有区别的特点。我当然无法扛起研究这一代人重任,但文学的研究一旦搭上社会代际的列车,你就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研究的领域太大太大,一如原野辽阔无涯。于是,在我取得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之后,2009年又有了与熊晓萍教授合作的国家社科基金的传播学课题“80后90后: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研究”。我主持成立的“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有二十八人的多学科团队,先后在网络青春写作、无厘头文化、新媒体与农二代、新媒体与现代设计、网络新艺术等学科全面开花,拿到了省部级课题六项。我在这样一种群体研究中,始终感到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巨大作用,我深切地意识到,网络新媒体在这一代人身上的深刻烙印。 我在最初开始课题研究时,试图用“四个圆”来限制“80后”概念,即大都市、独生子女、现代消费、新媒体,我以为,四个圆相交的部分是“80后”人群最具有代际特征的人群,我试图用对一个“金字塔”顶尖的关注,来回避对于一代人研究的全面介入——这实际上也是我个人无能为力的巨大范围——何况我一直想把研究限制在文学领域。但我的团队有社会学的博士加入,他们注重实证研究和数据说话的方式影响着我,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十所大学的一系列问卷调查,使得我慢慢看到一个网络人群的浮现,即先是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群可以分为“前80后”和“后80后”,正好网络上也有“85后”之称呼。我同时注意到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两个十年”:一是“技术的十年”,二是“普及的十年”,前者是1994年到2004年,后者是1998年到2008年。而1985年出生的人,正好在十四岁青春期是遭遇互联网在中国一线城市进入家庭,国外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在青春期接触互联网,与他的思维等多种方式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我们暂时将研究人群的目光向后推移,“90后”开始进入视野,下限终于落在1994年,因为,他们的十四岁与2008年重合。无论这样一种界定如何需要在不断的质疑中去发展,其实我都看到了有一种力量在明里暗里地推动着我和我的团队,那就是互联网,就是网络,就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一代人成长的核心关键词 可以断言,没有互联网,没有网络等新媒体,就没有这一代人。因为,“80后”乃至“90后”正是网络的一代、新媒体的一代。 “80后”与“90后”之间有着历史、时代和社会的延续性,这是他们之间代际特征延续可能性的前提。而在延续间,却依然有着代际差异凸显的可能性。我对“80后”、“90后”一代有两个定义,如果说“80后”是“从平面印刷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过渡”的一代和“价值断裂”的一代,那么“90后”就是“完全数字化”的一代和“重建价值的一代”,同时又是更加自我的一代,也可能是更加远离传统并试图探寻新价值观的一代。无论定义如何在发展修正中,一个趋向是明显的,即他们共同拥有的数字化背景,以及这种背景的不断深化。 具体地说,“90后”与“80后”相似,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是在网络中成长的一代,迷恋网络,依赖网络是其主要特征,并且依靠网络创造出众多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体现为网络青年亚文化,如山寨文化、恶搞文化、网络语言文化、自拍文化、迷文化、情色文化、宅文化等等。“90后”网络生存的平台主要有网络音乐、网络新闻、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电子邮件、博客应用、社交网站和网络文学等等。他们喜欢平等互动,喜欢与成人一样拥有自己的话语的空间,喜欢自由无限的沟通,网络为他们提供了这一完美的空间。 也许,重要的还不是他们热衷的形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风貌,有时也是一种时尚,一种往大里说的“时代风尚”,看似肤浅,其实深刻,看似形式,其实本质。比如,网络精神:自由共享、草根平等互动,对一代人的牵引;比如,网络气质:游戏搞怪无厘头、自恋自夸无权威,对一代人的熏陶;比如,网络信息:海量巨大、搜索引擎、无限链接,对一代人的训练——何况,还有身体方面的变化①,浅近醒目一点的是城市网络一代青少年的青春期普遍提前了,大人容易忽视的则是他们的大脑神经发生了潜在的变化。最近,有一本美国学者的专著《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② 被报纸媒体大量转载介绍,其行为本身其实就可玩味:走向行业低谷和颓势危机的纸介媒体,在“四面楚歌”中仿佛看到了一支援军,至少是一种声援,一种安慰,它仿佛告诉世人,还是纸介媒体有益,还是纸介媒体靠谱。该书尽管属于科技悲观论一路,但它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医学论证却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网络一代已经被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从阅读方式到思维方式,从写作方式到伦理方式,从记忆方式到情感方式——关键是学者卡尔的投入、焦急和忧虑,使得所有对互联网弊处的有理有据的分析,在可能言过其实的情状下,显得那么真实,那么彻底,那么无法挽回!在卡尔的著作里,我可以看到波茨曼《娱乐至死》的影子,我毫不怀疑技术悲观主义的作用,就像我一向认为文化保守主义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平衡作用一样。但这并不能抵抗一种技术革命的到来,更何况互联网的出现代表着一种媒介转型时代的到来,一如从前“蔡伦纸”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新的文明正是藉此而生而蔚为大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