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在现代文艺报刊中其实并不鲜见,但作为一种官方办刊的特有模式,其正式生成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的《文艺报》、《人民文学》、《文艺月报》、《文艺学习》、《群众文艺》、《解放军文艺》、《长江文艺》等一批重要文艺报刊,不仅均开设有“读者来信”或性质等同于它的专栏(如“读者中来”、“读者讨论会”、“文艺信箱”、“文艺通讯”、“通讯往来”、“读者论坛”、“读者评论”等),并且发表了数量惊人的读者来信。这些看似普通的来信实则构成了一个集文学、权力、话语乃至人术于一体的特殊场域,在当代文学的草创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难以取代的作用。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学细节”,这些来信同样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当年人们看待文学的“独特眼光和方式”①,在反观“十七年”文学的学术活动中,它俨然构成了一个具体而鲜活的研究视点。 一 建国后文艺报刊上“读者来信”的出现,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速度与架势。在1950年代初短短几年间,不仅几乎每一份文艺报刊都集结了一支数量不菲的读者通讯员队伍②,而且“广大读者”通过“来信”参与文学活动的局面,也颇为壮观。“过去和文艺作品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的劳动人民今天已成为文艺的基本读者和观众了。广大读者不仅热情地关怀和支持作家的创作活动,并且认真地监督了我们的文学活动,来自读者的意见不但很快,而且非常热烈和尖锐。我们的作家和各个文学刊物的编辑部经常收到大量的来信,对于作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③ 茅盾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这段不无激动的讲话,基本如实地描绘了当时读者参与文学活动的盛景。 “读者来信”的突然涌现,贯穿着一条怎样的发生史?大范围查阅当时的文艺报刊后不难发现,“读者来信”的推出,离不开其时文坛一次高密度的关于“读者批评合法性”的话语阐释活动。该舆论攻势大致从两个方面为“读者来信”的登场提供了历史与现实的依据。首先是重新厘定“作家”与“大众读者”在文坛中的身份与地位。新形势下的文坛舆论极力渲染这样一种文艺力量与格局的重组趋势:一方面,工农兵身份的大众读者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人”,“比起他们在战争与生产中的伟大贡献来,他们的缺点甚至是不算什么的”④,作为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建设者”,“我们难道可以对他们的意见,不予以重视吗”⑤;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出身的作家却有许多“先天不足”,诸如革命理论和政策观点“淡漠”、实践斗争经验“匮乏”、与人民群众生活“疏远”和“隔膜”、饱受资产阶级文艺“毒害”和封建文艺“麻痹”等等。读者群众因其是“主人”和“伟大贡献”而成为“先生”,作家则因具有种种与生俱来的“不洁性”而成为“学生”,这种身份关系作为一个在“解放”后被重新颠倒过来的“真理”,经当时大小媒体口径一致的演绎而被集体意识化。斗转星移之间,大众读者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文坛地位。 同时进行的,是文坛运用一种其时流行的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对大众读者“批评话语权”展开积极诉求。一方面,群众意见“虽不免素朴……却往往看得很尖锐,也很中肯……意见即使很零碎,但却非常具体扼要,而且包含富有积极性的建设因素在内”;另一方面,专家意见则“常常是从概念出发。他们每每脱离生活,从事书斋工作……这就容易使这些专家自己用主观印象的叙述来代替从生活观点分析具体作品。这样,比之群众意见,自然有时会要不切实际,陷于公式概念化的危机”。⑥ 一方面,传统文人的文学批评被指摘“内容往往过于高深”,“表现形式上也往往过分严肃”,这样的批评“局限于狭小的圈子里,削弱了它的力量,无法发挥它深远的斗争的效能”;另一方面,新形势下的文学批评又被明确为“应该尽量做到通俗、浅显、活泼,使一般读者喜爱接受”,要“与群众联系在一起”,要“推动文艺的普及运动”。⑦ 通过对“科学”、“正确”和“问题”、“不足”的先验性预设,通过对文学批评“祛魅化”、“祛专业化”的要求,也通过对“专家看法”不时发出“正告”⑧,大众读者与文学批评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得以缩减,它为两者的历史性对接,准备了众口一辞的舆论环境和成熟的思想根基。 然而,相关的舆论攻势,至多也只能算作“读者来信”发生的一股外部推动力量,背后支配这些舆论活动的那只“隐形之手”,才是导致“读者来信”大量生发的根本动力所在。 梳理这条隐形的线索,就要从中共的办刊理念和惯有方式说起。新中国的报刊理念,承继的是毛泽东战时形成的办刊思想。尽管毛泽东很早就有办报的经历,但以其为核心的中共报刊意识形态的成熟与定型,恐怕要从延安整风前后毛泽东对《解放日报》实施全面“手术”算起。此后,中共对报刊的理解趋于统一并被不断强化。中共报刊意识形态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党在实现对报刊的“完全领导和绝对控制”的同时,还要“利用报纸做工作”,“把报纸看作自己极重要武器”⑨,“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以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⑩。对报刊性质、作用等的此种认识,自然衍生出依靠工农进行革命的中共特有的办刊方式——“走群众路线”。在被视为毛泽东办报思想一次集中阐述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毛泽东指出: 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办报和办别的事一样……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