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1988年,《黄河》杂志刊登了李劼的长文《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4)论略》,该文的副标题是“兼与李泽厚和诸青年同行商榷”,其批评和论争的矛头直接指向1985年前后李泽厚、钱理群、陈思和等人提出的现代文学史重写的叙述框架,认为后者根本的思路是具有“思想史意识”的文学史框架。的确,以“世界文学”、“现代化启蒙”、“改造民族灵魂”、“悲凉”为基调的现代美感特征为关键词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背后所关联的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化的世界”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问题,这与李泽厚的《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所展示的六代知识分子的“现代化历程”是一致的。虽然两者的论述对象有些差异,前者集中描述的是文学的总体特征,后者则偏重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和心态史,但两者在叙述框架上是非常接近的,即都跳出了“革命政治史”的叙述,采用“二十世纪”的整体观念和王富仁所说的“思想革命史”的叙述,来完成对“革命”所排斥的“资产阶级”部分的正名。通读两篇文章,我们会发现两者在叙述策略、表现的主题等方面都有着相似性。 首先,两者对“叙述策略”的描述,都将现代文学的开端,从原来的“五四”提前到了十九世纪末的晚清,从而以“现代化”的思路将整个二十世纪贯穿起来: 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一道)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的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中华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嬗替的大时代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进程。① 这里的近现代文艺显然不可能是全面的论述,而只是片面的印象。它之所以是近现代,也正因为它以知识分子心态变异为历程,其起点得追溯到二十世纪初,而不直接以五四新文学为开端。② 其实这种思路来源于列文森的传统/现代转换的历史叙事,也就是从“古典世界”向“现代世界”的转换。列文森分析了传统儒家面对西方现代化的挑战,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到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的今文经学对现实的应对,认为这种转变促使了中国儒家世界的衰微,也促使现代世界的兴起。这部分别于1958、1964、1965年出版的三卷本著作《儒教国家及其现代命运》,正是以这样一种视角解释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命运,这与李泽厚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诸学者所持的观点几乎相同。这种思路对于1980年代中国的意义,恰恰在于摆脱革命叙事而重回晚清以来的“现代化”道路,无论是李泽厚的《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还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都表现为这样一种启蒙的“现代化叙事”,这是80年代现代文学史重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 从发表的时间来看,钱理群等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发表在前,而李文在后。作为“主打产品”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思想的草稿”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都发表于1986年之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响应,被看作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的成形。李泽厚的《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则发表在1987年第4期的《黄河》杂志上,因而无论是从发表的时间还是内容、叙述策略和主题上来看,李泽厚一文都有效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的嫌疑。但仔细分析《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的行文脉络,就会发现,该文其实是他写于1978年的《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一文的扩充。这篇文章最早于1979年发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研究月刊》第一辑上,后收录在当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中。两书在现代文学研究界流传甚广,因此不难推测,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等学者应该熟识这篇文章。仅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所论证的现代文学总体性特征来看,与《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基本上是相同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实际上是受到了李泽厚的影响。 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的后记中,李泽厚曾交代这本书的思路原本是打算续接《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主题,讲述中国六代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心路历程,探讨其由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感态度、人生观念、价值尺度、道德标准等方面构成的历史性格,考察知识分子“如何能从传统中转化出来,用创造性的历史工作,把中国真正引向世界”: 这本书打算讲的一个中心主题,是中国近现代六代知识分子(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北伐一代、抗战一代、解放一代、红卫兵一代)。这问题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提出过,原来想在本书中再做些论述。③ “近现代六代知识分子”的概念,是李泽厚在《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一文的结尾处提出的,他说鲁迅曾计划写作一部关于四代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即章太炎一代,“这一代是封建末代知识分子,其中的少数先进者参加(或受影响,下同)了戊戌,领导了辛亥”,鲁迅一代,“这一代的先进者参加了辛亥,领导了五四”④,再加上五四一代和抗战一代,构成鲁迅所要描述的“四代知识分子”。李泽厚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六代知识分子”的描述框架。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这个目标虽然未能完全实现,但《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基本上贯穿了这一思路,从文艺的角度梳理了六代知识分子的“通过传统转换走向世界”的心路历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对《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一文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