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超越时空的,因而处在文学时空中的“题材”难以决定文学的性质。写农村还是写城市,写古代抑或写现代,依我看,只要是文学的,一样可以出伟大的作品。所谓题材决定论,重大题材论,都是上个世纪的古董。从这个意义上说,讨论城市文学,以及把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学、乡土文学等等,似乎就失去了理论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有“城市引导农村”、“农村包围城市”、“缩小城乡差别”等等,莫非在文学创作中也要贯彻这样的战略方针不成?但细想又不尽然。为了便于观察、分析与评论文学创作,依照不同题材而加以分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何况我们的文学史已经有了诸如“抗战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等一大堆以题材命名的文学类别。 于是,“城市文学”就被称作这样的一类文学:“以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其内容围绕凸现城市特点这一中心向不同层面展开,具体包括勾勒城市风貌,书写城市印象,表现异于乡村的都市生活形态,彰显物质欲望,描写个体都市体验以及刻画各类市民形象等”[1]。这样的定义反映了当下人们对于城市文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到,所谓“城市文学”,它关注的是“异于乡村的都市生活形态”,包括了城市的风貌、印象、欲望,以及以此为内容的各种体验。这个定义也集中地反映了当下人们关于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什么?“城市是巨大的系统工程,复杂庞大的生产系统、交通系统、物流系统、服务系统、居住保障系统等等,构成了密集交织的网络。”(新疆日报网) 以上关于“城市文学”的认识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它过多地眷恋都市的“生活形态”,而忽略都市的“精神形态”。这种倾向可能来自于实际的城市文学创作。像卫慧、棉棉那样的充满着肉体意识的城市感觉,虽说“暴力、优雅、色情、狂喜、谜语、机器、权力、死亡、人类的真相”以及“凶兆、阴谋、溃疡、匕首、情欲、毒药、疯狂、月光”样样具备,把“都市的生活形态”演绎得五光十色,但是,如果仅仅把这样的作品当作“城市文学”的全部,那么,离当今真实的城市还是很远的。真实的城市是怎样的?在我看来,这是“城市文学”要写好城市所首先遭遇的问题。起码而言,城市在今天的中国人的心中是有精神深度的。当然,色情、暴力也表征着一种精神,但这是一种颓废的、平面化的精神,一种盲目的、感觉至上的精神。这与具有深度感的精神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种深度感的精神在哪里?城市又是怎样表现它的精神深度感的?这除了需要我们调动个人的经验认真体验城市之外,还要认真地阅读城市,不仅阅读它的今天,还要阅读它的历史。 在中国,城市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二里头、陶寺、良渚文化中都已经产生了“城”的观念,聚居地四周用墙垣围起来,以防御外族及野兽的入侵,这便有了最初的“城”。但是这样的“城”是与当时的家族血缘制度密切相联的,血缘制度的亲缘性、地域性决定了“城”是防御的、内外隔离的产物。这与西方观念中把城市和国家看作是家族血缘制度瓦解的产物完全不同。4000多年来,在中国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大小都城,都浸润着家族血缘制度所特有的精神与观念。这样的都城早已融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有机部分。正因此,今天“城市文学”所面对的“城市”,与这样的传统的“城市”便有着复杂的纠结。一方面,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张爱玲、王安忆笔下的上海,老舍、王朔笔下的北京,贾平凹笔下的西安,陆文夫笔下的苏州,都堪称是历朝古城,即使上海,也有700多年的开埠历史。无论怎么说,这种悠长的历史必然会给中国的“城市文学”带来独特的风景。为什么老舍笔下的小羊圈胡同、祁老先生的四合院、祥子的小洋车那样契合北京的气质,张爱玲笔下的弄堂、石库门、老克勒是那样地再现上海神韵?说到底,悠久古城的每一条街,每一扇门,都与那个暗物质似的传统息息相关。因此,“城市文学”如果不关注城市的这一切,就不会有历史的厚重感。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城市的观念在不断革新。城市已经成为开放、时尚、潮流的象征,成为高效率、快节奏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城市”,在本质上正在与西方观念中的“城市”接轨,从而成为传统的家族血缘制的对立、瓦解力量。“城市”正在掀起的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大批农民抛弃世代居住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割断了往日的亲缘和地缘的网络,他们只能凭借现实的契约来独立拼搏,契约与法制的平等关系正在慢慢瓦解血缘基础上的等级制与世袭制,正在孕育着新的城市的社会结构。而且随着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推进,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于是,“城市文学”中的“城市”与其说是与“乡土”相对应,还不如说是与传统的“城市”相对应。这就是说,“城市文学”只要想真实地反映现实,就必然面对两种不同的“城市”。 应该看到,现实中两种“城市”的对待是极其复杂、生动的,它决不是一个“城市”对另一个“城市”的清除,决不像拆除老胡同、石库门,再建摩天高楼那么爽快、简单,而是两者的互相绞合,这里更深入展示的是人们精神上的演变,从守望、焦虑、渴求、祈盼、愤怒、哀怨、孤独、彷徨、犹疑、忐忑、颓唐、困顿、沉沦到振奋、拼搏……它们构成了今日城市真实的“精神形态”。“城市文学”毫无疑问就是要全面地展现这种绞合着的城市状态,因为它承载了两种制度的兴替,折射出中国现代转型的曲折历程。而今天的一些城市作品之所以还不令人满意,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深入挖掘和展现这种真实生活的绞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