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学,望文生义,就是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概念与跟它相对的乡村文学一样,属于一种从文学的题材来对文学加以分类的方法,而不是从写作手法,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或者是意识流、黑色幽默等角度来对文学加以分类的方法。各种各样的主义,虽然包含了对文学本身性质的根本看法,但同时也是一整套写作技法的集合。由此看来,城市文学的概念属于一种初级的文学分类方法,而不是比较高级的文学分类方法,因为它涉及的主要是表象,而不是深层次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文学评论界,常常会听到“城市文学”这种提法呢?出现这种现象,肯定有其内在的原因。我们注意到,在中国,城市文学这个名词的出现,往往还伴随着一种呼唤,那就是必须发展城市文学,繁荣城市文学;或者说是一种感叹,那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城市文学比不上乡村文学。之所以出现这种呼吁,是跟中国城市化的现状紧密相联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仅为17.9%,到2009年,城镇人口比重已增长到46.6%。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飞速的。但即便如此,中国生活在农村的人口还是占大多数。相比之下,以所谓“城市文学”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人口在1910年就只占人口总数的32%,现在只有1.8%。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生活在城镇中。所以,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那些重要的美国当代作家,比如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等,他们并没有自称要写城市文学,他们所拥有的也只有城市文学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就是写城市生活的。那么,他们有没有“城市文学”这个提法呢?也有,他们叫urban fiction。这个术语是特有所指的,不是指所有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而是指从1970年代开始的一批黑人作家,以都市黑人贫民窟生活为题材写作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艾斯伯格·斯利姆(Iceberg Slim)所写的《皮条客》(Pimp)。 中国的情形就不同了。从那些现在年龄五六十岁,名声正处于巅峰的作家的情况来看,许多都出生在农村或小城镇。比如贾平凹出生在陕西省丹凤县,后来因为接受了高等教育与发表了文学作品,才进入到西安这个大城市。所以他写农村的生活(如他的“商州系列”)写得非常真实,但他在《废都》中所写的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文人庄之蝶,不管是他对女人的看法,还是他的生活品位,看来看去都是乡下人的。又比如莫言,童年时也在山东高密县务农,参军后才脱离农村,所以他的作品,也是以描写农村生活见长的。还有一批作家也是生长在小城镇,然后才因为教育与写作,进入到大城市的。比如余华童年与青年时代就是生活在浙江的小城市海盐,所以他的许多作品,写的都是小镇上的生活。我们看到,这些作家虽然成年后生活在大城市中,但因为他们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的农村与小城镇生活给他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他们的作品的内容依然主要是农村和小城镇的生活。我这样写并没有贬低这一批作家的意思,只是说,他们早年的生活经历,限制了他们创作的题材,使得中国城市文学,不可能在他们手中繁荣起来。 但我觉得,单单从素材的角度来定义城市文学是不够的。城市文学不单单是一个素材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文学视野的问题,也就是说,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必须要有国际化的文学视野。中国的城里人为什么会歧视乡下人呢?主要是因为乡下人视野的狭窄。上海人有一种说法叫做“洋盘”,也就是说那人识见狭窄,对舶来的洋货缺乏认识。这种对乡下人的歧视,在没有或者很少城乡差别的国家就很少,甚至被认为难以理解,因为在这样的国家,乡下人和城里人可以一样方便地得到各种物质与文化产品。 要提升中国城市文学的水平,就不能以写到了互联网、白领生活、股票市场、酒吧或者KTV为满足,因为这些只是城市生活的表象。所谓城市生活的本质,不就是大量的人口聚集在较小的区域,造成的物质、服务和文化产品的流通的快捷,还有跟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与交流思想的更多机会吗?所以,城市文学从更深层次来说,关系到一种视野,一种气质。美国作家约翰·加德纳写过两部很有影响的关于写作的书,叫做《作家的成长》(On Becoming a Novelist)与《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在中国非常走红的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就曾是他写作班里的学生。加德纳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博览群书,因为他必须熟悉前辈和同时代的作家所创造的多种讲故事的方式。为此他不仅需要熟悉西方文学经典,还要了解印度、中国乃至非洲等其他文化的叙事方式。如果他没有这样做的话,那么“他就像一个只有榔头、斧子、钻子和钳子等几样粗陋工具的木匠”[1]。这就是一位西方作家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我觉得,如果一个作家做不到那样,那么他在文学上的视野就是局限的、狭窄的,他就是一位文学上的“乡下人”。 不管是写作的题材也好,关切的问题也好,还是写作的手法也好,中国文学现在所欠缺的,就是这种世界性的视野。我们的文学,从世界的范围来看,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学。中国当代的一些重要作家,比如莫言、余华等作品的英译,在西方的销量都非常小。是否因为文化的隔阂?我觉得不是。比如日本,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至少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样的大,但它还是产生了像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树这样的在西方非常有影响的作家。又比如印度,和中国一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我们常常说印度如何在经济上落后于中国,但印度却产生了多位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如拉什迪、奈保尔等。印度尽管在经济上比我们落后,但它的知识界与西方的交流没有中断过,而我们从1950年代起中断了二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