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8日是卞之琳先生的百年诞辰,同月2日则为卞先生十周年祭日。斯人已逝,诗文永在,抚今追昔,能无感怀?辑录在此的一组卞先生集外文,乃是20余年来陆续搜集所得,值卞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略加校勘整理,择要公诸同好。从这些集外文中,可以略窥诗人之余和之外的卞之琳之风采——他作为一个诗论家的灵气才识,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创造雄心,以及他作为一个散文家的义理词章,都可以由此概见之矣。 诗学的象征观、音节观和传统观及其他 卞之琳是诗人,大半生却很少公开谈诗论艺,所以《流想》、《读诗与写诗》、《新文学与西洋文学》、《中国“新诗”的发展与来自西方的影响》等四篇诗文论颇为珍贵。前三篇分别表达了卞之琳诗学的象征观、音节观、传统观,后一篇则可谓卞之琳晚年的诗学定论。 《流想》原载1930年9月1日《骆驼草》第17期,署名“大雪”,这是卞之琳后来曾经使用过的笔名而据卞之琳晚年的回忆,“大约1930年废名和冯至同志办《骆驼草》(开本像早期《语丝》的小刊物)。我出入北京大学第一院(即今旧‘红楼’),在大门东侧小门房,每期必买(一期只化几枚铜元),开始欣赏其中经常刊登的几章《桥》或《莫须有先生传》及别人的一些诗文”。① 本篇应是卞之琳当时投给《骆驼草》的稿子。此外,还有两条旁证。一条是卞之琳晚年回忆说: 我自己小时候一开始上学就是进的所谓“国民小学”,只是课本还是文言,四年初级小学毕业了,还体验过一年的变相私塾生活(读的也只是《孟子》和《左传》)。② 而《流想》一开篇就说: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这一句我小时候在《左传》里读了,觉得有些神秘。原来《左传》里有许多话含有极深的诗味。 另一条是《流想》引用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青少年时期的卞之琳显然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在稍后的《年画》中亦引用了此句。这些都可直接或间接地证明《流想》为卞之琳所作。 乍看《流想》似乎是一篇散文,但其实它是年轻的卞之琳的诗学纲领、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据卞之琳晚年回忆: 我1929年在上海浦东中学毕业,暑后去北平,进北京大学英文系。系主任是深受同学敬佩的温源宁老师,他大概学英国一些名牌高级中学在语文学上打坚实基础的榜样,规定第二外语必须学两年拉丁文、法德语两门中一门必修课,还可选修希腊文。……我则在学了一年法文以后,写诗兴趣实已转到结合中国传统诗的一个路数,正好借鉴以法国为主的象征派诗了。③ 《流想》正作于卞之琳“学了一年法文以后”的1930年夏秋之际,难怪文章充满了象征的意想,那意想从诗学的角度来看,正契合于波德莱尔的著名的论诗诗《应和》: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这一句我小时候在《左传》里读了,觉得有些神秘。原来《左传》里有许多话含有极深的诗味。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就把原始的永远的东西象征化。但是与刚才举出的这一句的意思仿佛相反的现象也有。偶然遇见一个人和自己以前认识的人相似,这是人人都有的经验吧。倘若与自己并不十分相关切,那也就平平的过了。不然则不免多少受些影响。因为人的心遮掩不了,如同空中的暗电两两相遇就会发光。或是如同什么地方的一个深潭上面悄悄的掠过一片云影,那也是心心相印。……在动摇的水中累累的照出来的月亮的影子。科学家研究什么部分的因果,但是从艺术的见地看来,世界简直是一团影子,或是一片茫茫的东西,水天相宜似的,而从这里面又呈出光怪陆离的现象,丝毫不紊乱。 这象征的应和在卞之琳那里,已扩大为一种看世界、看人生的方式: 夜间看不清楚海棠的花,就愿意在温和的空气里闻它的浮荡的馨香。太阳落了,但是月亮上照出来的反光岂不是如同回忆中的光景,加倍的柔和而可爱。明明知道他是住在那个地方,不过视线射不到,声音传不到,但是大风一吹起,就如同架空的蜃气楼,广播的无线电,于是他的相貌声音居然在眼前了。天到处与人方便,但是必须善用它,桥梁是给人过河的不是久住的。 为什么这里不热闹。因为太热闹,所以反而不热闹。在盛夏的中午,试走到开旷的平原里,坐下想想。不是非常寂静吗。热气从地底蒸出,化成闪烁的光波。地面膨胀到了极度。蚂蚁和许多的细虫都被热和光蒸发得乐极了。有些在热狂的盲目的工作,有些沉湎在恍惚的梦中。小河汤汤的流着,在凉爽的微风里。绿阴阴的细草都在烂漫的睡眠中,有时摇摇头。但是四围的寂静,一点一点深化起去,沙砾,土壤,草木,流水,云气,一切都在炎热的世界中,合奏着寂静的交响乐。 看人以第一次的印象为最准,虽然也有例外。低着头走路,上凸的一字形的嘴巴生得特别。年纪也不大轻了。看他的后面又有点驼背。说不出那里,总有些清寒气。但是怪了,请你从新对过面吧,他另是一个人了。好像修理得很整齐的圆树一样毵毵的幢幢的绿发底下有一只明星似的眼睛闪烁地开阖着,那是智慧的门户。长椭圆形的颜面也是聪明的象征。越发使得你冷清清地沉静下去,只感到自然的创造的神秘。…… 人生的欢乐也似流水不绝的消逝。干涸的河床,渺茫的沙漠又哪里是水的绝对的消灭。桃源的纹石一沾水就醒活了。华丽的莹澈无碍。何况温馨密润的美玉呢。 人格的灵秀的辉映使得水彩的瓜果也化为高原的粹玉了。在上界的缥缈的紫氛里出浴着朗朗的慈祥的新生的明月。神州的灵气浸淫到山国的境内了。在这地球毁坏之先,文化的曙光须照遍一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