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诗学研究——关于学院派诗歌 栏目主持人:张桃洲/刘洁岷 主持人语:随着新世纪以来国内社会文化环境的日趋多元、复杂,混杂各种利益诉求及其冲突的话语浪潮同样不断地激荡着不甘寂寞的当代诗坛。然而,传统的话语模式既已丧失其生长的历史语境,那种登高一呼、挥手指方向式的诗歌批评也就徒余虚张的姿态而乏感召的力量。在此情形下,诗歌批评因“失语”而罹患命名的焦虑症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学院派诗歌”成为继“知识分子写作”之后的次生概念,开始在各种严肃或不严肃、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被人时不时地消费使用,引起一些不大不小的争议。 不过,相对于当年令人啼笑皆非的“朦胧诗”概念的仓促上阵,这一次,人们对“学院派诗歌”的漫不经心的触摸与点揿,碰到的却是打开中国新诗近百年创生与衰变之谜的历史机关。循此而往里走,也许就有令人惊喜的发现。 有鉴于此,我们特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学院派诗歌”的问题提出,希望引起各方讨论,以增进对于中国新诗的理解。 (本期栏目特约主持人:钱文亮)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10)06-0005-05 一、“学院派诗歌”,是否可能? 但凡对近二十年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变化保持关注的批评家应该不难感觉到,在社会文化环境日趋多元、复杂,混杂各种利益诉求及其相互冲突的话语浪潮众声喧哗的情形下,面对中心离散、各行其是的诗歌生态,面对诗人的聚集方式和诗歌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等都已经发生剧变的当下诗坛场景,要找到一种具有普适性并能凝聚“共识”的整体性命名将是多么的困难。也正是在这样的焦虑中,由“知识分子写作”衍生而来的批评概念“学院派诗歌”,开始在各种场合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相对于当年“朦胧诗”概念的似是而非、仓促上阵,这一次,人们对“学院派诗歌”的漫不经心的触摸与点揿,碰到的却是打开中国新诗近百年创生与兴衰之谜的历史机关,是预判和前瞻当下中国诗歌演变趋势的一个非常切实的按钮。 毋庸讳言,作为具有一定现实对应性和阐释力的批评概念,“学院派诗歌”的浮出历史地表,其直接的推动来自1999年以后中国大陆的大学扩招和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来临,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学术市场的兴起与繁荣。这一点与霍布斯鲍姆曾经描述的欧美国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扩招后的情形颇有几分类似[1]。实际上,因为近些年中央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和资金投入的加大,各高校对于名位和著名人才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以至于自2000年开始,中国出现了颇为壮观的“明星当教授、名作家进校园”的重要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在诗歌界则更为突出,除了已经长期生活工作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王家新、西川、臧棣、张曙光、蔡天新、伊沙、周瓒、姜涛、胡续冬、冷霜、哑石、孙磊、周伟驰、刘洁岷等重要诗人,近些年来,多多、王小妮、周伦佑、柏桦、于坚、张枣、宋琳、肖开愚、北岛①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诗人也纷纷进入大学担任教职,从而出现了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诗人的身份构成截然不同的新情况。这一崭新的变化无疑会对当代中国诗坛的格局风貌产生重大的影响。 尽管如此,由于历史传统和文化语境的差异,中国有没有欧美那样的“学院派文学”“学院派诗歌”却是非常可疑的。众所周知,与欧美诸国悠久的“象牙塔”式的学院传统及其大学理念不一样,中国现代大学自诞生之日就处于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语境。与此相关联,中国的大学虽然沿袭了欧美大学的主要制度形式,但却很难拥有欧美大学那样的独立自主性。自建国以来,前有“政治化”导致的校园管理的“大民主”,后有商业消费主义催生的反智主义,高校自主、自治的大学精神已经遭到了严重损害,中国大陆大学的行政化、官场化和商业化等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忧虑。不仅如此,作为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传人,“中国学者也对‘脱离政治’的学术不大热心,即便从事也都颇有负罪感”②,“象牙塔”式的学院精神与态度很难得到普遍认同。受此大学理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对于学院传统和具有“学院派”倾向的诗歌写作的歧视在大陆几乎已经沉淀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很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学院派诗歌”也就一直以一种不光彩的文化形象,令当代诗人避之唯恐不及。也正是这个原因,“学院派诗歌”往往被视为带有贬义色彩的命名,被简单地预设为体现负面价值、存在严重“错误”写作倾向的诗歌象征。与上述问题相关联,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意义上的“学院派诗歌”,即使像“学院派”倾向的“西南联大诗群”也很难像欧美诗坛“学院派”的势力那样占据主流;而从目前中国大学普遍匮乏“学院派”的精神境界、治学原则与道德风范的现状来看,在世界范围内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大陆能否重演欧美诸国的历史,出现主导诗坛的“学院派”,仍然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除了特殊的社会心理基础和“非学术化”的大学传统的制约之外,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空间的出现和大学课程网络共享的实现,更会对传统形态的“学院派诗歌”的形成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网络本身能够轻易超越地域空间和社会身份的隔绝和限制,具有无限的跨地域性、流动性和开放性,“诗歌群落”的形成将会越来越多地借助于方便快捷、自由平等的“赛伯空间”(Cyberspace)——这个空间会使诗人之间的联系、交流进一步得到加强,各种诗歌形式、诗歌风格之间的互渗和交叉会更加迅速。这一切无疑会进一步削弱中国“学院派诗歌”形成的可能性。不仅如此,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强势的大众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中国“学院派诗歌”形成的土壤,降低其传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