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年谱,张菊香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周作人评析,李景彬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周作人传,钱理群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周作人论,钱理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周作人的是非功过,舒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解读周作人,刘绪源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孙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苦雨斋主人周作人,倪墨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半是儒家半释家——周作人思想研究,哈迎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周作人传,止庵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张先飞著,人民出版社,2009 周作人研究从1980年开始重新起步,迄今已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30年来,周作人研究在非议声中全面展开,研究对象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得以富有深度的展示,周氏著译文集的出版渐趋完备,人们曾有的对于周氏的单一、刻板的印象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改变。截至2010年9月,共出版了周作人研究著作40部,包括数部普及性读物和两部译著,这是周作人研究成就的集中体现;其中又大致可以十一部为代表。 1986年4月,李景彬出版了他的《周作人评析》(陕西人民出版社),这是中国大陆新时期周作人研究的第一本论著。作为新时期周作人研究的开拓者,李景彬1980年就发表了周作人研究的最早的论文《评周作人在文学革命中的主张》、《论鲁迅与周作人所走的不同道路》①。《周作人评析》以周作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为主线,把他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进行全面的评析。他积极肯定周作人作为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散文家和翻译家的历史贡献,初步摆脱了“左”的拘囿。如评价周氏在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在新文学运动最初的十年中,周作人为开创现代散文进行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尝试,特别是以他那一帜独树的小品文著称于世,其声誉和影响不下于其兄鲁迅。”这样的论点在当时颇有胆识。作者把周作人的文学思想和散文创作置放于基于政治革命而选择的不同人生道路中去理解。这从目录体例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全书六个部分对应六个人生阶段,各部分的第一节依次为:“绅士阶级的‘浪子’”、“‘五四’时期的‘浮躁凌厉’”、“‘五四’以后的动摇”、“白色恐怖下的隐逸”、“日伪统治下的沉沦”、“解放后的新生”,这样定下带有政治性的基调后,再论其文艺思想、小品文创作和包括翻译等工作在内的“杂学”。如在谈“‘五四’以后的动摇”后,谈“文艺思想的贫困”,再谈“小品文的繁荣”,再谈“‘杂学’种种”;在谈“白色恐怖下的隐逸”后,谈“‘文学店’关门”,再谈“小品文的危机”,再谈“‘杂学’种种”。当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流行的政治革命的理论框架支撑了作者的历史叙述,同时也限制了他的学术成就,他的大量鲜活的阅读和研究体验被束缚于其中。书中完整地勾画出了周作人的形象,只是还有些像“雾里看花”。然而,在思想界的生机萌动不久,李景彬以文学史家的眼光给予带有历史污点的周作人以充分的注意,以较客观的态度,在较全面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论述,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985年9月问世的《周作人年谱》(南开大学出版社)是新时期以来周作人研究的一项重大的基础工程,给周作人的研究者和关注周作人的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该书由张菊香主编,张菊香、张铁荣合著。作者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审慎选用有关周作人的资料,准确、全面地呈现出谱主一生的经历。谱主的生平事迹及其著译、校订的古籍、校阅的译文,均加记录。书信、日记等适当选用。周氏的全部著译,能够搜集到的,一律编入。对于他的著作,可以说明其政治见解、思想状况和文学观念的,多作概要的介绍。然而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该版还存在着不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两个作者充分吸收新近的研究成果,对原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订,于2000年4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增订本。新版字数多了近13万字,添入了新的材料,较为突出的如加强了传主与新村关系的记述,增加了关于1939年元旦遇刺事件的材料,充实了周作人1949年以后的生活、交往和写作方面的内容。补记了佚文,订正了一些疏失。作者态度谨严,用功甚勤,但仍存在一些疏漏乃至错讹。明显的如把初版《雨天的书》的新潮社误记为北新书局,把初版《过去的工作》的香港新地出版社误记为澳门大地出版社。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坊间已有十部周作人传记,其中包括两部周氏三兄弟合传。这些传记互争短长,但若论学术价值之高,当首推倪墨炎的《苦雨斋主人周作人》、钱理群的《周作人传》与止庵的《周作人传》。周作人的外在生活相当平淡,真正值得一写的是他的精神传记,因此三个作者都采用了评传的形式。 倪墨炎著《中国的叛徒与隐士:周作人》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该社2003年8月梓行修订本,易名为《苦雨斋主人周作人》。修订本42万字,比《中国的叛徒与隐士:周作人》增加了7万字,仍保持初版本的基本格局、基本观点和文字。该传以短章节结构全书,以传为主,评从传出,注意可读性、趣味性。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以辩证求实的态度评价周作人的一生。他不回避重要、复杂的问题,总是从实际出发,尽量作出自己的解释。在评述过程中阐明传主与当时历史背景的联系,显示了作者对资料学方面的深厚功底。同时我们也看到,作者与传主的精神世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疏离。如他认为30年代以后,周作人的散文越来越多的是读了令人生厌的“掉书袋式的文字”,并且认为它们比不上其解放后的散文,这恐怕离事实较远。 钱理群的《周作人传》②在周作人传记中影响最大,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9月初版。2005年1月第二版第八次印刷,总印数已达35380册。此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中凝聚了作者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强调了周作人这一类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生道路与时代的关系,作为自由主义的价值和悲剧,与几代知识分子的异同等,从而使这本评传具备了厚重的思想品格。尤其是钱理群写过大量的研究文章,把文章中的思想溶解在传记中,大大增加了思想深度。钱著再一个可贵之处是他避免了一些成见的干扰。像“兄弟失和”事件正好为人们的“褒鲁贬周”提供一个机会,而钱理群没有这样做,他列举了种种材料,尽管已有的材料都有利于鲁迅,但在缺乏最实质材料的情况下并不强作结论,还提示人们不要以简单的是非标准看待家庭矛盾。作者并非包庇周作人,在诸如附逆之类的事情上,他的叙述和审视又是冷峻的、批判的。钱著还有使用周作人未刊日记的便利,这使得他的叙述更加细致,更接近传主的生活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