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0)5-0085-07 殖民现代性是现代性进入殖民社会引发的多重变貌和矛盾纠葛的总和,它既不同于自然萌生发展的原发现代性,也不同于被主动引入的继发现代性,后者虽然经历了从“他者现代性”到“自我现代性”的转移,但其主体相对独立统一;而殖民现代性存在不同的现代性主体,即给予方和接受方,其相互关系并不对等,所谓“依赖他者式的近代化”①正道出了殖民现代性的重要特征。②由此形成的殖民现代性因而有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殖民者自认的现代性;二是被殖民者眼中的现代性。 由于殖民现代性包含被殖民者的认知层面,两者间形成了所谓“看”与“被看”,即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前述被殖民者的相关文学表述可视作观察的不同形态;不过这种观察与被观察者作为纯粹对象的情形不同,如果将殖民社会当作一个巨大的容器,其中包含着殖民现代性内容的话,那么被殖民者也同时被放置于这个容器中,与身边密集散布的殖民现代性因素共存,经过长期浸淫,这些因素逐渐大量地附着在他们身上而难以剥离,因此这种从殖民社会内部由原本具有文化异质性的被殖民者所作的观察,既与殖民者不同,也与一般意义上的“他者”相异,换句话说,如果把殖民现代性看作一个社会文本,身处产生这一文本的环境之中或之外的阅读者,其认知并不一样。不仅如此,由于被殖民者原有文化抗体③强弱和形式的差异,当他们置身于殖民社会容器中的时候,各自的现代性认知就不同;当容器被打破后,对殖民主义的清理也存在程度和侧重点的差异。 造成原有文化抗体强弱和形式差异的原因十分复杂,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和想象、殖民社会演进的不同阶段,乃至个体性格心理因素等等,都可能发生作用。除了诸如民族、阶级、文化身份、个体经历等比较确定性的因素外,情感也是值得关注的部分,只是对它的分析可能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重学科,难以获得相对清晰的认识,特别是这些情感表达相对零散而随意,很可能使分析落不到实处。但情感影响确实存在,殖民时期的各类文学文本,包括传记、杂感等无不是情感记忆的写照,这些记忆很可能决定了被殖民者的思考面向和选择。问题的出现源于研究者的困惑,即当人们从各个角度探讨殖民社会发展脉络及殖民地文学特质之后,仍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在同一时期被殖民者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代性认知;文化抗体强弱和形式差异的原因仍然不能充分说明。例如,在殖民统治末期,既有坚定的抵抗殖民主义者,④也有充分皇民化的民众,他们可能有共同的教育背景,相似的社会经验,却有不同的殖民社会文本的解读,这些解读可能又反过来影响到他们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又导致解读差异的扩大。以左翼思潮来说,其影响有目共睹,而单个文化人对它的接受却迥然相异。从情感经验入手可能有助于思考这些选择和差异的不确定的一面。如果说前述对殖民现代性表征和左翼书写的分析仍然是从一些确定性因素入手的话,情感经验的分析就是对相对不确定的认知因素的考察。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威廉斯的说法,“认识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大障碍在于,把握从经验到完成了的产物这一直接的、经常性的转化过程相当困难。”“在一般承认的解释与实际经验之间总是存在着经常性的张力关系。在可以直接地明显地形成这种张力关系的地方,或者在可以使用某些取代性解释的地方,我们总还是处在那些相对而言还是凝固不变的形式的维度内。”他认为,经验、感觉等个人形式不能被化约为凝固不变的形式和范畴,“实际上存在着许多那些凝固的形式完全不讲的事物的经验,存在着许多它们的确不予承认的事物的经验。”因此他提出了“感觉结构”(structure(s) of feeling,又译“情感结构”)概念,来确定“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的某种独特性质,正是这种独特性质历史性地区别于其他独特性质,它赋予了某一代人或某一时期以意义。”⑤这一概念“被用来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这种感受饱含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并能明显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它具有潜意识的特征,因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是有意识进行的,而往往是通过经验来感知的。”⑥“它在我们的活动最微妙和最不明确的部分中运作”,“突出了个人的情感和经验对思想意识的塑造作用,以及体现在社会形式之中的文本与实践的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动态性,会随着社会变动“始终处于塑造和再塑造的复杂过程之中。”⑦当然,所谓感觉结构原本试图解释的是某一时代在“凝固的形式”⑧之外人们的感受与经验,并未强调同一时代不同人群的不同感受及其由来,但对情感经验与思想意识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视仍然提供了文本解读的新着力点,并可能凸显文学特有的情感记忆。尽管我们尚未做到运用此概念寻找殖民地台湾文学的感觉结构,像它的提出者在《文化与社会》⑨中对英国文学家和思想家所做的分析那样,但至少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尝试正视文学文本中情感经验的流露,并由此解释殖民现代性的认知差异;虽然可能仍然不能确切说明这些情感经验的成因,但毕竟可以换一个角度,从“凝固的形式”或明确的范畴之外寻求别一种说法。 回到文学文本。如果以过去常见的阶级、民族,或已经从热点转为寻常的身份、认同等“凝固的形式”出发,文学文本中的情感经验就可能不会受到特别关注,因为情感经验的变异性和模糊性或者使精确冷静、前因后果式的辨析失效,或者使自身在辨析中缺失。以情感经验为对象虽然可能流失某些确定性,但也可能创造新的论述空间。仍以前述中文写作为例,从文化想象层面看,中文写作的某些模式化表述不完全是由于写作者艺术表现力的不足,更可能是想象的结果;从情感角度看,它也可能是作者情感经验的表达,那种悲愤、无奈、绝望的心态无疑是当时普遍社会心理的写照。同样,日文写作的多重想象也是情感经验随殖民社会演进从相对单一过渡到复杂的产物,随着殖民同化的深入和殖民暴力形式的改变,被殖民者对殖民统治的情感经验也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