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10)04-0034-10 “80年代文学”业已成为人们讨论当代文学史的一个通用的断代概念,这一概念的通行对于制定“当代文学”的历史格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说有效地“修改”了此前人们关于当代文学的历史架构,终结了“新时期”这种失效的说法,也随之确立了“90年代文学”的特殊内涵。因此,何为“80年代文学”,其时间边界、基本历史脉络和历史贡献等问题,都需要做一个基本的廓清。本文即试图对此做一个文学史的考察。 一 关于“80年代文学”的概念 “80年代文学”的说法出现相当晚近,原因是,在1992年有人提出“新时期的终结”①之前,当代文学界包括批评家习惯于将这段时期叫做“新时期文学”。自从1977年8月18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宣告“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这个说法渐渐通行起来,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的一种断裂性表述。之后的文学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做新时期文学了。但是,80年代末再次出现了断裂性的政治气候,而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上突然的合法化使中国社会再次进入了所谓“转型期”。这样,具有特定政治含义的“新时期”便很难再成为一种合适和有效的概念,并面临着实质上的终结。随着这一概念的失效,中性和具有客观意味的“80年代”的说法便渐渐成为人们惯常使用的概念。从同年北京大学召开的“后新时期:走出80年代的中国文学研讨会”的题旨看,“新时期的终结”、“后新时期”、“走出80年代”三个说法之间,基本是互相派生或划了等号的。 显然,作为一种通常的断代史概念,“80年代文学”比较“新时期”之类的语焉不详的政治化概念来得更客观和可靠。更何况,前有70年代末结束文革、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后有80年代末启蒙思潮终结和断裂性的政治事件,使得80年代出现了“完成性”的历史内涵,它被特殊的历史事件与语境“固化”了。所以,当90年代来临、并且具有它同样独立的含义的时候,80年代自然也就被“历史化”了。很明显,一种历史的对称性使这一说法产生了更多的合理性——在“90年代文学”这一概念出现之前,“80年代文学”也几乎同样“不存在”。 但在敏感的同行那里,从90年代初就开始避免使用“新时期”一类概念了,在陈晓明写于1992年、出版于1993年的《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一书中,自始至终从未使用“新时期”文学的说法,而都是以“80年代后期”来指称其谈论的对象(在该套谢冕等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文学研究丛书”中,凡涉及当代文学者都采用了类似的做法);在1994年陈思和发表的《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一文中,虽然没有使用“80年代文学”之类的概念,但他还是含混但又明智地把这段时间的文学称为“文革后文学”;在洪子城1999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同时出现了“80年代文学”和“90年代文学”的说法,据笔者所见,在文学史著中这可谓是比较正式的命名起源了,而在他所著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一书中,更进而向前延展使用了“50到70年代文学”的说法[1],这样就彻底把当代文学的历史格局按照“中性”的划分方式进行了断代。②持类似方法的学者还有李扬和贺桂梅③。我注意到,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文学史一般都使用了“十年断代”的界分方式,如董健、丁帆、王彬彬在2005年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中,是使用了更客观的说法:“1978-1989年间的文学”、“1989-2000年间的文学”;在吴秀明2004年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中处理也相类似,是使用了“后二十年文学(1979-1999)”的说法。 近年来,由于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趋势和研究热的出现,“80年代文学”成为新的研究资源和热点地带。这似乎有某种社会上的怀旧思潮——或者借助此种怀旧来表达某种纪念或者反思意图——在起作用,如查建英编选的《80年代访谈录》一书的风行畅销即是标志。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于2005年开设了“重返80年代”的课程,和他的学生一起对“80年代文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历史化和客观化的研究,迄今已写作了多篇博士论文,并在报刊发表了数十篇研究文章,使当代文学研究界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重返80年代热”④。这些研究,使得80年代文学这一概念更加通约化和学理化了。 当然,所谓“80年代文学”其实应该是一个“约数”,因为它的时间界分与其文化、文学内涵并不完全一致,从历史逻辑上,它前延到1976或1978年都是有合理性的,70年代末的几年可以看做是一个“历史的余数”来作为80年代文学的前奏;同时,它也深深地牵连着90年代的文学,如90年代初期的先锋小说、新写实、后朦胧诗、先锋戏剧等等都与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紧密相连。 二 关于80年代文学的“历史进步论”神话 “乍暖还寒”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这一时期的最显著的政治季候特点:一方面,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度过了寒冬,在充满急骤和惊乍的冷暖交替中迎来了坚冰消融、百废待兴的新季候;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极不稳定和极不成熟的时期,国家实行的政治改革,因为体制和观念习惯的阻遏,不得不采取了走走停停、进进退退的策略,而这样的策略又给文化的开放与发展带来了一个奇怪的和充满风险与刺激的节奏。用“最难将息”来描述此一时期文学的处境,应该最为形象。一切都呈现了戏剧性和宿命感的局面——刚刚还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式的风口浪尖,转眼就变成了“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时过境迁。历史的阶段性、政治的阶梯性几乎令一切文学现象的价值都呈现了飘忽感和不确定性。 因此,当我们肯定这个时期变革思潮的波澜壮阔、文学不断获得自由和蜕变、可谓丰富的文学实绩和艺术境地的时候,也应该警惕简单的“进步论”的历史逻辑,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对80年代文学的认识与估价就完全错了。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个时期文学的起点之低、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纠缠不清的瓜葛,以及这个忽冷忽热进两步退一步的过程赋予文学的“夹生饭”式的先天缺陷,意识到文学的社会影响、历史价值仍然大于其文学深度和艺术质地的种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