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1)03-0180-03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及明末清初,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的交互影响下,产生了不少描写家将英雄及其后代的小说,清人俞樾曾评:“衍义家所称名将,在唐曰薛家,皆薛仁贵子孙也;在宋曰杨家,皆杨业子孙也。”[1]可见,此类小说大体可分为两大系列:说唐系列,以薛家将、罗家将为代表,包括敷演薛家将的《说唐后传》、《说唐薛家府传》再到《说唐三传》、《反唐演义传》,敷演罗家将的《说唐小英雄传》、《粉妆楼》;说宋系列,敷演杨家将的《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敷演呼家将的《说呼全传》,敷演岳家将的从《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到《大宋中兴岳王传》、《武穆精忠传》再到《说岳全传》,敷演狄家将的《五虎平西前传》、《五虎平南后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我们不妨称之为“家将小说”[2]。鲁迅曾言简意赅的评价家将小说“文意并拙,然盛行于里巷”,后世学者也大多持此意见。虽如此,但家将小说却在小说史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系列,名噪一时,不容忽视。但回归小说本身,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家将小说故事情节纷繁复杂、头绪众多,但仍是一种模式化、公式化的类型小说,其主要情节往往离不开三大模式:“忠奸斗争”、“神魔斗法”和“马背奇缘”。 一、家将小说情节模式的具体内容 (一)忠奸斗争 古人常谓“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忠奸斗争”是贯穿任何一部家将小说的情节模式,也是家将小说永恒的主题,一方面这是作者在有意地加强教化意味,另一方面作者创作水平并非很高,思维单一。因而形成千篇一律的情节模式: 1.奸臣当道:《五虎征西前传》第九十八回,包龙图勘断群奸,斥责奸党:“欺君误国,屡次陷害功臣,贪赃卖国,深负君恩,不顾朝廷,希图私己”,真可谓一语中的。 2.忠臣抗奸:如杨家将、呼家将、罗家将中都有忠臣后代伸张正义、除暴安良,打死欺男霸女、恃强凌弱的奸臣后代。 3.奸臣害忠:奸臣或冒功,或诬告,或见死不救,甚至在《北宋志传》、《反唐演义传》、《说呼全传》、《粉妆楼》等小说中,忠臣家族遭遇“抄家灭门”,只有忠臣的少数后代侥幸逃脱,得以保全血脉。 4.忠臣负冤:或含冤而死,或贬官流放,或暂入天牢,或隐名诈死,或“莫须有”被杀。 5.忠臣洗冤:敌寇入侵,无人御敌,忠臣得到恩赦,诈死的英雄“复活”,率兵迎敌,大获全胜而归,平反昭雪,或死后追誉,或其后代由皇帝亲赐表彰,封官晋爵。 6.奸臣失败:小说大多通过清官断案使真相大白,奸臣获罪,如《杨家府演义》寇准勘问潘仁美,《万花楼》包拯审郭槐,《五虎征西前传》包公勘断庞洪、庞贵妃,《说呼全传》包公携手八王力除庞集。 家将小说忠奸结仇的原因不尽相同。前期家将小说大多是在边境战争的背景之下,因为战功引发的夺帅、嫉妒、冒功等冲突而结仇,杨、岳、薛家将皆是如此。《北宋志传》潘仁美嫉妒杨业,逼杨业出战,又不发救兵,导致杨业撞死李陵碑;《杨家府演义》中张茂因夺帅之仇嫉妒杨家,处处与杨家作对;《说岳全传》发生在宋金战争的背景下,先是岳飞因夺武状元枪挑小梁王,得罪奸相张邦昌,后被通敌卖国的秦桧夫妇陷害;《说唐后传》薛仁贵投军,张士贵知其为应梦贤臣,因嫉妒再三斥逐,后又屡次陷害薛仁贵,并冒其功。后期忠奸斗争的舞台则由“边境”转移到了“庙堂”或“江湖”之上,结仇原因也转变为忠臣后代打抱不平,引发与奸臣后代的冲突。以敷衍狄家将为主的《万花楼》为例,狄青众人强入万花楼饮酒,打死强占此楼、为非作歹的奸党胡制台之子胡伦;罗家将代表作《粉妆楼》中,奸臣沈谦之子沈廷芳在满春园强抢民女,罗成子孙粉金刚罗灿不慎将其打死,罗沈两家结下血亲大仇,罗家被抄家灭门,罗灿、罗琨两兄弟被迫亡命天涯。 奸臣固然是陷害忠臣最直接的罪魁祸首,但真正的悲剧根源仍在于皇权专制制度。“在两大阵营之上,还有一个居高临下的皇帝,他的存在、聪愚和偏向制约着两大阵营的胜败消长。此外,人民大众是忠臣义士的同盟,内叛外寇则是权奸邪佞的辅翼。”[3]如《五虎征西前传》一书中,飞龙公主要杀狄青,反为狄青所杀,包公审明真情,庞洪和庞贵妃犯下欺君大罪,但却被仁宗用一句“这一件事情认不得真”,“君臣之罪一概开消了罢”敷衍过去。后文包公审明庞洪贪赃卖国,屡害功臣,父女同欺圣上之罪铁证如山,然宋仁宗却不准奏本。最后在狄太后、李太后的支持下,才得以铲除奸臣,伸张正义。可见,“忠臣家族”之所以失败,常因为“奸臣家族”与“君王家族”联姻,形成“昏君奸臣大家族”。 同时,“忠奸斗争”模式也蕴含着深厚的家族文化特征。“忠奸斗争”实则是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争斗,《反唐演义传》中的张家和薛家,《杨家府演义》中的杨家和潘家,《说岳全传》中的岳家和秦家,《粉妆楼全传》中的沈家和罗家,《说呼全传》中的庞家和呼家,《五虎平西前传》中的庞家和狄家等等。奸臣或后妃常常为家族一己私利,不惜弄乱朝纲,陷害忠良,甚至叛国通敌。当忠臣家族被奸臣陷害,遭受到灭顶之灾时,家将英雄后代为了延续家族血脉,或逃亡,或占山为王,甚至借调番兵,围城兵谏,大都改用激烈的方式来洗雪家族的冤屈。如《杨家府演义》中的杨怀玉,《说岳全传》中的岳雷兄弟,《反唐演义》中的薛刚兄弟等。可见,在家将后代心目中,保证家族延续,维护家族的生存和荣誉超过“盲目忠君”。小说作者设计的斗争结果,也多是昏君会在最后关头“发现”奸臣之恶,进而斩杀奸臣,加封功勋子弟,恢复英雄家族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