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称始见于《诗经·鲁颂》,同时及其以后,又多别称。《尚书》曰“岱”(《禹贡》)、“岱宗”(《舜典》),《周礼》称“岱山”(《职方》),《尔雅》称“东岳”(《释山》)、“岱岳”(《释地》),《汉书·地理志》:“海、岱惟青州。”颜师古注曰:“岱,即太山也。”故又称“太山”等等。各有所据,为学者所熟知。但自唐代至明末千余年中,由于种种原因,泰山又别称“太行”或“太行山”等,虽然流行未广,影响不大,但时有见于各类杂著与小说戏曲等文本,至今似不为人指出,造成百余年来对相关作品的阅读上的错误,应予辨证与澄清。 一 泰山别称“太行山” 众所周知,我国泰山与太行山隔华北平原千里相望,绝无联属。但太行山纵贯南北,古人号为“天下之脊”①,进而与黄河一起成为我国北方分区的两大界标。以太行山为界,北方自古及今都有“山左”、“山右”与“山东”、“山西”之称。而从来界划,泰山都在山东,距太行山远甚;又无论如何界划,泰山却又在太行山的界标系内。所以,古人言地理者,《上党记》仍有曰:“太行坂东头,即泰山也。”②“太行坂”即著名的太行坂道:一壶关、二阳曲、三晋城,均东西向。按今天的理解,此言应是说自太行坂出山东向,就可以到达东岳泰山,绝无说泰山与太行山相连或为后者之余脉的意思。但这句话毕竟把相隔千里的两座名山并在一起说了。是否因此导致后世诗歌有“太山”、“太行”似相混淆的做法③,还很难断定。但在小说中,自唐代即有径称“太山”为“太行”者,如《浮梁张令》写卸任贪官张令遇巧勾魂吏云: 乃勤恳问姓氏,对曰:“某非人也,盖直送关中死籍之吏耳。”令惊问其由。曰:“太山召人魂,将死之籍付诸岳,俾某部送耳。”令曰:“可得一观呼?”曰:“便窥亦无患。”于是解革囊,出一轴,其首云:“太行主者牒金天府。”其第二行云:“贪财好杀,见利忘义人,前浮梁县令张某。”即张君也。④ “太山召人魂”本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可知其中持牒鬼使曰“太山召人魂”之“太山”,确指泰山。而牒之首云“太行主者牒金天府”之“金天府”,指西岳华山神金天王府第③,而“太行主者”无疑即“太山”主者。由此可知,本篇所称“太行”即“太山”,为东岳泰山之别称。 《浮梁张令》出《纂异记》,唐李玫撰。此篇别称泰山为“太行”,虽无旁证,但也不会是李玫个人杜撰,而应有先例可循,或与诗歌中“太山”与“太行”混淆之例为同一传统,也未可知。但无论如何,由此可知唐宋有以“太行”即“太行山”为“太山”即泰山之别称者,是一个事实。但从唐代文献中除此以外别无考见看,当时此称行之未广,知者不多。遂使后世学人,或为了从众,或由于少见多怪等原因,易“太行”为“太山”,以致有关作品版本出现作“太行”或“太山”的异文现象,也是一个事实。由此两方面事实的启发可知,唐宋及其以后文献中以“太行”为“太山”即泰山之别称的现象固然不会是大量的,但也不应仅此一二例,当仍有待揭蔽者。 元人文献中以泰山为“太行山”须揭示才见者,如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载元世祖与人问答云: 帝问相士山水。士奏云:“善恶由山水所主。”帝问:“太行山如何?”相士奏云:“出奸盗。”帝云:“何以夫子在彼生?”帝召僧圆证问云:“此人山水说得是么?”证回奏云:“善政治天下,天下人皆善。山水之说,臣僧未晓。”帝大悦。④ 以上引文中“夫子”无疑指孔子。孔子为泰山之阳鲁都曲阜人。《诗经·鲁颂》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朱熹注:“赋也。泰山,鲁之望也。”故《论衡》称引:“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⑦而明查志隆《岱巅修建孔庙议》云:“圣哲中之有孔子,犹山阜中之有泰岳也。岂惟诞育降自岳神,乃其里居尤为密迩。”⑥这就是说,孔子诞生是“(东)岳神”降瑞人间,并且使之“里居”也离泰山不远。从上引帝问“何以夫子在彼生”可知,帝问“太行山如何”之“太行山”,和相士答以“多奸盗”之“太行山”所指为一山,但肯定不会是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而应当是指与孔子“里居尤为密迩”之泰山,只是用了它的别称“太行山”而已。 明代泰山别称“太行山”见于佚名《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开山宝卷》(以下简称《二郎宝卷》)。《二郎宝卷》上、下卷,卷末各署“大明嘉靖岁次壬戍(戌)三十四年九月朔旦吉日敬造”⑦。卷中叙確州杨天佑与云花夫妻本是天上金童玉女,生子二郎后双双参禅,《圣水浸润品第五》云: 参禅不受明人点,都作朦胧走心猿。猿猴顿断无情锁,见害当来主人公。念佛若不拴意马,走了心猿闹天宫。行者碓州来赴会,压了云花在山中。斗牛宫里西王母,来取二郎上天宫。二郎到了天宫景,蟠桃会上看群仙。走了行者见元人,压在太山根。行者回到花果山中,今朝压住几时翻身?母子相会,还行整五春。⑩ 如上引文中“元人”即“主人公”是二郎的母亲云花,而正如卷中别处所叙,“心猿就是孙悟空”(11)。引文说孙悟空把云花“压在太山根”之后,就回花果山去了。而接下叙二郎劈山救母,又把孙悟空压在了“太山”之下: 移山倒海拿行者,翻江搅海捉悟空……撒下天罗合地网……拿住孙行者,压在太山根。总(纵)然神通大,还得老唐僧。(12) 又曰:“因为二郎来救母,太山压住孙悟空。”(13)直到唐僧取经路过,悟空求救,“唐僧一见忙念咒,太山崩裂在两边”(14),悟空才从太山底下出来。总之,这个二郎救母与孙悟空斗法的故事,始终围绕“太山”和以“太山”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