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1)05-0079-07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焦点之一。在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15%的精英阶段,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引起研究界的太多重视。由于大学招生数量较少,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因而国内外研究大多聚焦于大学入学阶段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以及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然而,随着各国相继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学生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传统的精英型学生与新出现的大众型学生同时置身于高等教育体系之中,甚至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课堂中接受教育。对于大学来说,面对成分复杂的教育对象,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了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随着知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延伸,作为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播者,大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基于上述事实,高等教育的质量自然受到了大学内外的广泛关注。 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传统研究一般从学校、院系和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我国前些年在教育部主导下进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各级精品课程的评定和建设以及各大学自行组织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等,构成了目前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此外,以大学综合排名、毕业生就业率排名等为代表的各类排行榜也都对大学的教育质量有所反映,发挥着一定的监督和保障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估来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是国内外的一个共通现象。但是,从上述评估活动的主客体来看,几乎都是以学校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等为对象,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大学教育的质量是由施教方和受教方共同决定的,前者的努力仅是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大学教育质量最终将体现在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因此,通过考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能够更直接和客观地了解教育的效果、探讨质量保障的有效方法。然而,学习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传统的学业成就测试只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无法揭示学习的具体方法和大学所起的作用[1]。为此,有必要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行为和意识作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都开始通过开展学生调查来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主持的“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该评估体系完成较早,应用范围较广,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①。2007年以后,清华大学也以NSSE为蓝本,设计了NSSE-China,并在北京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了学生调查[1]。此外,北京大学的相关课题组也曾于2006年在北京部分高校实施了高校学生教育评估问卷调查[2]。 几乎在同一时期,日本的不少高等教育学者和社会机构也聚焦于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学生调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7年以金子元久教授为首的东京大学大学经营政策研究中心(CRUMP)实施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简称CRUMP调查),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探讨日本大学教育的理想模式,以期进一步充实和改善大学教育。这次调查无论在调查对象的规模上,还是在调查内容的涵盖范围上,都堪称历次调查之最,是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界的一次重要尝试。 与欧美相比,在高等教育传统、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等方面,日本与我国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通过对CRUMP调查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日本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大众化阶段的日本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在调查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CRUMP调查也拥有不同于NSSE等调查的独到之处②,通过对其进行具体考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可资借鉴之处,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CRUMP调查的实施状况与金子模型 1.CRUMP学生调查的概况 2007年实施的CRUMP调查是日本文部科学省③资助的“学术创成研究”项目“面向高等教育整体构想的基础调查分析”中的一环。该调查以日本四年制大学本科学生为对象,在遍及全国各都道府县的127所大学288个院系中,共回收问卷48233份,占当年日本四年制大学本科生人数的1.7%。调查对象来自各类不同属性的大学,国立、公立、私立大学所占比例分别为34.3%、13.3%、52.2%,较接近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三类大学的相对比例。而在学科门类的选择上,则涵盖人文、社会、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艺术等几乎所有的学科。调查人数最多的两个学科是社会和工学,分别占26.1%、15.5%;调查人数最少的两个学科是艺术和农学,分别占1.2%、2.8%。各学科门类所占的比例与在校学生分布的实际状况基本相符。此外,被调查者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1.4%、47.3%;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6.2%、23.3%、25.6%、23.3%。也就是说,学生的性别和学年结构也分布得比较均匀。从调查学校的分布范围、调查学校和学生的性质与数量来看,此次调查的结果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 CRUMP调查的问卷共由6个大项、31个大题、100个以上的小题构成。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对大学教育的评价、就业意向、日常生活状况、学习经历和家庭状况等多个方面。从问卷的具体内容来看,在与大学教学有关的方面,教师的授课方法、考试形式、作业批改状况等被一一列入调查的范围。但是与我国各高校所广泛实施的学生评教活动不同,CRUMP调查所设计的问题在各项目中均未预设某种理想状态,并不将调查方的主观价值判断强加于被调查者,而是通过询问学生在大学中的课堂体验以及对各种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认同感,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意识加以把握。而我国大学的学生评教活动往往是大学教务部门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设定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来监督担任某一课程的教师是否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情况下并未将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列入探讨的范畴。很明显,从内容设计来看,CRUMP调查能够为改善大学的教学活动提供更为客观和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