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51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1)09-0001-06 一、《201 0洪堡备忘录》之辩 在现代高等教育史上,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为代表的教育改革家将科研引入大学,以“为科学而科学”、“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及“学术自由”等原则为指导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大学模式,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 2010年,适逢柏林大学建校200周年,作为校庆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洪堡模式——科研世界的大学之未来”研讨会于10月7日到9日在柏林洪堡大学(原柏林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十位高等教育研究者及管理者就大学在当今面临的挑战、洪堡模式的现实意义以及大学的未来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原计划在闭幕时发表《2010洪堡备忘录》(Humboldt Memorandum 2010),然而,这一备忘录在会上遭到质疑,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2]这份由洪堡大学教育史教授海因兹-埃尔马·泰诺德(Heinz-Elmar Tenorth)等人联合起草的文本主要包括以下七项原则: 第一,教学以研究为根基,研究由教学所启发,此二者的统一为大学之根本; 第二,以大学之自主保障研究之自由; 第三,研究型大学的卓越依赖于所有学科的统一; 第四,在教学与科研之外,知识的交流与传播为大学的第三项根本任务; 第五,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性研究不应以实用性为首要标准; 第六,大学应为存储和维护文化记忆之地,唯此才能有学术之进步; 第七,为实现跨学科,大学应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1] 批评者认为,这一文本是“保守的、象牙塔的、防御性的”,而且“远离社会”,没有顾及大学所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应对挑战。具体而言,以下几个问题是争论的焦点。 忽视教学。批评者认为,备忘录过于强调科研,关于教学的内容很少。有来自美国的代表就认为,对本科生的教学应是大学的基础。 大学科研的定位。德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大学是从事科研最重要和最理想的场所,国家应该集中财力投入大学科研而非其他研究机构。另有代表提出,应对科研活动进行区分,商业性的科研活动无需也不适宜在大学内进行。但也有代表认为,大学不应排斥“实用性”研究。 大学的自主权与社会责任。关于备忘录中对于大学自主权和学术自由的强调,有学者说,大学在享受自主权的同时,也应承担社会责任,接受纳税人和政府的监督。 此外的一些问题还包括:在知识分类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一所好的大学是否必须拥有所有学科?大学与社会、与国家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这样一份备忘录为谁而写,是洪堡大学、德国大学,还是全世界的大学? 众多的质疑导致这份备忘录未能如期发布。除去那些因各国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差异所引发的分歧,围绕这份备忘录的种种争论都指向了当前各国大学共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大学的目标、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定位和社会角色等。德国学者在柏林大学建校200年之际召集此次研讨会并起草这一文本,显示出他们为重新发现和阐释洪堡模式的价值、指导当代大学发展所做的努力。但这份“保守”的备忘录所遭受的质疑也显现出德国学者关于大学的传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事实上,作为洪堡模式经典代表的德国大学,在当下正面临危机和挑战,并经历着全面的变革。洪堡模式是否依然存在,或者对大学发展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都成为问题。 本文将对德国大学面临的挑战及其主要改革措施进行简述,并以此为例,反思洪堡模式的现实意义和研究型大学的未来发展。 二、德国大学的挑战与变革 1.从科学卓越到机会均等 19世纪以来,洪堡模式下的德国大学始终定位于精英教育。这里所说的精英并非就社会阶层而言,而是指具有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的知识精英。德国大学视科学研究为核心任务,旨在招收那些对各学科知识有一定通识了解并有志于接受若干年科研训练的青年人。而德国在中学教育阶段即已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兴趣和职业取向对学校进行了分类,只有文理中学(Gymnasium)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大学。大学没有固定的学习期限,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专业、学校,甚至辗转多所大学求学。同时,在大学以外,德国另有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一译“应用技术大学”)以及培训特定职业技能的职业学校。在这样一种体系中,德国大学的入学人数一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以2008年为例,德国包括大学和各类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整个第三级教育入学人数约占年龄组的36%,远低于OECD国家56%的平均水平,[3]其中约有60%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 但是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德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也经历了规模上的急剧扩张。1975年到1989年,前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增长了将近一倍,两德统一之后,高校在校人数增长了24%(如德国1975年-2009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图所示)。学生数量的激增导致德国大学的实际状况与其制度设计背后的“精英”理念愈行愈远。20世纪70年代,德国大学已经人满为患。20世纪80年、90年代以来,大学生自由选择学校和专业已经难以实现,很多获得文理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为了一个大学入学名额往往需要等几个学期,甚至几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