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可能是总量失衡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专业结构不匹配引起的。总量失衡是指毕业生的供给数量超过了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在用人单位的需求被满足以后,高校毕业生还有所剩余。专业结构不匹配是指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不一致,一方面毕业生没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没有找到与职位所需专业相符的毕业生。如果高校毕业生的工作与其专业的对口程度较差,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既浪费了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各类投入,也浪费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积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问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问题是相关研究领域和管理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关于专业匹配实际情况如何,却很少有研究直接建立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基础上。专业结构不匹配问题在多大的程度上存在,有哪些特征,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还缺少直接来自于毕业生的声音,本研究将使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大量问卷调查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匹配问题,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宏观因素,例如专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微观因素,例如毕业生个人的就业意愿。很多研究都已指出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符会引起就业专业结构不匹配,[1]并有研究指出政府应鼓励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专业和教学内容。[2]本文将使用北京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分别于2005年、2007年和2009年针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的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实证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认识影响专业结构匹配情况的因素提供新的参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是:(1)有17%的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非常对口,41%基本对口,30%有一定关联,11%毫不相关。(2)专业对口情况与就业满意度密切相关,总体来说,专业对口情况越好,就业满意度越高。(3)学业状况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情况的主要因素,其中所修专业与毕业生的兴趣是否吻合是影响专业对口情况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专业与自己兴趣吻合情况越好的大学生,学习成绩越好,毕业后也越可能有能力和意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大学生专业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是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失衡问题的重要措施。具体地,本文认为提高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度的主要措施是:把职业教育从大学向高中延伸,提高高考报考的专业选择质量;进入大学的专业选择更灵活;大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当工作与专业难以匹配时,适当加强通识教育是一种次优选择。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节统计描述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匹配情况的现状;第二节统计描述专业对口情况与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计量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情况的因素;第四节为政策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失衡状况 (一)数据介绍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北京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分别于2005年、2007年和2009年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调查根据毕业生的院校类型、学科、学历等采取分层抽样方法。三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共59361份,覆盖了东、中、西部等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并涵盖了“985”高校、“211”高校、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院校、专科及高职院校等院校类型,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博士等学历类型。数据中包含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业情况、工作找寻情况等丰富的信息。关于个体情况的信息包含性别等内容,关于家庭情况的信息包含父母学历等内容,关于学业情况的信息包括学科门类、学历、学习成绩等内容,关于工作找寻情况的信息包括毕业去向、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等内容。① (二)不同学科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 在调研问卷中,按照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12大类学科门类对毕业生的学科进行了调查,毕业生的学科门类与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如表1所示,由于军事学科样本较少,代表性有限,在本文的统计描述中未做汇报。回答“非常对口”比例最高的学科为医学类专业35.44%;接下来依次是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工学,比例从22.26%到17.52%不等;接下来依次是法学、理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比例从15.69%到11.27%不等。综合考虑回答“非常对口”和“基本对口”的情况,对口比例最高的学科为医学类专业79.73%,接下来依次是工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哲学学科,比例从62%到57%不等,接下来依次是法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学科,对口比例从53%到49%不等。回答“毫不相关”的比例最低的是医学4%,其次是工学9%,接下来依次是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农学,比例从10.11%到15.53%不等。总体来说,有16.65%的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非常对口”,41.06%“基本对口”,29.75%“有一定关联”,11%“毫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