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60(2011)01-0106-07 201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提出教育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笔者认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内涵发展,建设教师队伍又有助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加强制度设计与攻坚,从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满足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一、人才培养重在加强教育与社会的契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针对不同时期的需求交替实行过外延和内涵式发展政策,有得有失,但总体而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是相适应的。扩招以来,发生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巨大变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压力,人们的不适应感开始增强。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上升到26.5%,在学总规模由640多万人升为3105万人,可见发展速度之快。根据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好像数字增长得也很快,但由于18~22岁人口的逐年下降,以2010年为基数实际只需要增长6个百分点即可,届时在学人数预计只有3550万人。这些增量,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公办高校本科规模相对稳定,10年增加不到2个百分点,主要用于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支持应用学科、薄弱学科和教育欠发达地区。这就是我们高等教育未来十年内涵发展的基础,提高质量是工作的核心。 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处于大众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也将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到强国的转换期,高等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问题更为突出和重要。如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3000~10000美元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左右也恰处于供给与需求适应性矛盾的爆发期,而这都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因此,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1]在继续支持若干所研究型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将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增设新兴产业相关新专业,探讨职业教育按类型发展,支持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大力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开展专业博士建设工作等。说到底,就是建设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和完善多样化。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多样性形成。即大众化教育阶段和精英教育阶段的本质区别不是培养不培养“精英”的问题,而是培养精英的多样化问题,是精英范围、领域、数量的扩展,并在传统大学模式基本成熟的前提下以地方性、专门性等应用型高等学校模式的发展为标志。由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我们在大脑的研究和生物化学科学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显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人的大脑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而且根据某些权威多少带点武断的估计,这种未曾利用的大脑潜力竟高达90%”,“要求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学,要求对个人的潜能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2]教育有责任在多个维度开发人的潜能。“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痴于书,其文必工;痴于艺,其技必良”,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业业有精英、行行出状元,高等教育要针对人的个性和潜能差异,通过多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以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式提供各类“优质”教育,使学生的特长得到确认和开发,培养各行各业的学术、专业、技术、技能甚至岗位精英。高等学校要以其体系与社会的匹配性来满足社会多样性的教育需求,只有这时,政府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群众要求的优质的教育才能实现和满足。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需要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需要推进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高校模式的多样性既是各民族文化的反映,更是蓬勃发展的社会需求的反映,从农业社会到工业和后工业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需求而多样、因模仿而趋同,各国进化的路径和环境又各不相同,这造成了办学模式复杂性。 办学模式还是教学模式的上位问题,是办学模式决定教学模式。虽然教学方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教学、考试的根本问题是太关注知识点,使学习成为知识点的强化和记忆,这时单纯地强调教学方法可能解决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因此,首先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办学模式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贵在不同、贵在都能得到发展。我们需要以体系的完整性促学校的卓越发展,使研究型大学、行业特色大学、专门学院、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都能有自己的一流目标,分情况探索自主办学、高校共建、行业参与、校所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机制,走高质量、有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