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68(2011)02-0054-12 在新中国六十多年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文科)的地位、规模和知识构成均走过了一段起伏变动的道路。这些变化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思想意识的产物,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研究和解读。本文主要从专业设置的角度,对高等学校文科专业的发展进行回顾。文科专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缩减时期(1949-1976年)、复苏时期(1977-1992年)和调整时期(1993年至今)。下文以相关政策文件和教育统计为基础,展示文科诸专业独特的发展轨迹。 一、缩减时期(1949-1976年)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确立了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需要大量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尤其是工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因此,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1]的原则,1952年开始对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高等学校进行整合与重组,即著名的“院系调整”。经过院系调整,各高等学校具有了明确的目标,同时各地区各专业的设置得到了适当的配合[2]。 从各专业学生占招生总数的比重看,工科和师范专业所占比重较大,文科专业比重较小,并且逐年下降。1947年,人文、财经和政法学科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重分别为10.2%、11.4%和24.4%[3]。自1949年起,工科专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而文科专业的比例则普遍低于理科、工科和师范专业。建国后十五年间,财经专业的招生比例从未超过4%,政法专业甚至不足2%(见图1)。
图1 历年各分科招生人数的比重[4](单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1958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高等教育规模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文科专业数量有所增长。1963年,为了调整规范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共同颁布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的十年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停滞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受到影响尤其严重,一些文科专业被合并、取消,一些文科院校被裁撤。1976年,高等学校在校生共计564715名,工科学生的比例为35.1%,而人文、财经和政法学生所占的比重总计不足9%[4]。由此可见,在这个时期文科专业并不受青睐,其学科地位甚微。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首先,文科院校数量不断减少。1949年,全国共计有高等院校205所,其中文科、财经和政法院校分别为11所、11所和7所(如图2所示)。经过院系调整,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比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和师范院校的数量大幅度增长,1949年工业和师范院校的数量为28所和12所,到1957年分别增长到44所和58所。综合大学数量大幅度减少。1949年,综合性大学的数量为49所,1957年则仅剩17所。其中,多数综合性大学被改组为多科性工学院和单科性专门学院,如清华大学也从一所综合性大学改组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58年,高等院校数量迅速增长,总数达到791所,而语文、财经和政法院校分别为5所、12所和5所。“文革”开始后,高校数量再次下滑,政法院校一度被全部撤销。
图2 历年分类普通院校数量变化(1949-1976年)(单位:所) 数据来源:同图1,第51页。 其次,人文专业被大量削减。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确立了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195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通晓基本理论与实际运用的专门人才,如工程师、教师、医师、农业技师、财经经济干部、语文和艺术工作者”。[5]文科专业主要设立在综合性大学以及文科院校,院系调整后综合性大学以及语文、财经和政法院校大量减少,因此,文科专业的数量也随之减少。其中,哲学专业减少数量最多。1949年设有哲学系的大学有10所[6],1952年,全国各大学的哲学系集中到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为中国唯一设立哲学专业的高校。北大哲学系当时聚集了来自原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哲学专业60余名教师。当年仅招收了本科生28人[7]。“文革”期间,高等院校的大批人文专业被停办,有的文科专业被合并,如把经济、哲学、历史三系合并为一个政治学专业,把经济、法律、历史、马列主义教研室合并到哲学系。从人文专业在校生的比重看,1947年为10.2%,1960年曾降至3.5%,1976年又恢复为7.6%[8]。 第三,财经专业以应用型发展为主。为了满足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建国前公立、私立大学财经系科合并基础上,成立了4所多科性财经院校:东北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院系调整后,全国设有财经专业的高校共计18所[9],其专业以工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性专业为主。1963年《专业目录》中财经类专业包括:国民经济计划、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统计学、会计学、对外贸易经济、世界经济和经济地理。财经专业学生规模大幅度减少,1947-1948年度,全国专科以上学生共155036人,商科学生占11.4%,法科学生占24.2%,其中很大数量是经济系科的学生,约占20%左右[10]。1976年,财经专业学生有6569人,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