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3-0097-06 大学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和“乐教度”与其教学质量紧密相关。高水平的大学教学有赖于大学教师自觉提高和不断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有赖于大学教师的敬业乐教,而这些都需要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环境来培育。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选择不是事先确定的常量,而只是一种函数,在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作用下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受“路径依赖”的影响,我国集权式的制度生产方式往往使得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忽视了教育教学和大学教师身心的特殊性,难以有效培育大学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因此,通过完善我国大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来培育大学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就是值得研究者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联系 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选择要受到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及大学教师对它认识的影响。人的行为模式可以概括成:刺激—认知—行为,在屏蔽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可转化为:教学管理制度—认知—教学行为。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出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选择会受到与其密切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制度成为影响大学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制度建构了个人选择方式以及对行为的有效塑造”[1];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选择也要受到大学教师个体认知的因素的影响。“与星星会固定地按照自然法则运转不同,人类在法律之下却有着自己自主的行为选择”[2],大学教师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理性经济人”,他们的教学行为选择要受到个体情感需要和物质利益需求的影响。 “监管型”与“惩罚型”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对大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是有限的。从大学教师教学过程的特点和大学组织的特点来看,大学仅仅依赖“监管型”与“惩罚型”的大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来迫使大学教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难以奏效的。这是因为:首先,从大学教师的教学劳动特点看,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固定的流程、步骤和固定的劳动规则,因此,对其教学劳动过程难以直接监控。其次,大学教学质量弹性较大,无法用传统的计划和考评方式对他们的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精确的评估[3],因而难以为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具体的评判标准。再次,大学作为底蕴厚重的学术机构,是一个松散联合的组织系统,各个子系统中的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处理专业知识技术有巨大差异,依靠统一强硬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本难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要保证大学教师潜心教学,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就必须承认大学教师在制度中的主体性和合理需要,并制定适切、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来引导大学教师主动积极地提升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和责任心,满足他们受尊重和享受教学乐趣的需求,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他们对大学教学工作的认同。 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对大学教师教学行为引导的缺失 近年来随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大学教学管理也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对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在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缺少制度主体的对等博弈、相互妥协的制约,大学管理者在制定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时往往缺少深思熟虑,他们更倾向于解决眼前的矛盾和实际问题,更看重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的效益和产生的“政绩”。因此,这样出炉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也就难免会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一)简单化、僵化、粗暴化的教学管理规范削弱了大学教师的教学热情 与简单操作性劳动相异,大学教师的教学成效不仅取决于其智力和学识,而且取决于其道德品质、情感情绪。如果大学教师在教学管理制度的胁迫下处处受到限制与不公平的对待,心中充满怨恨与不满,那么他们的教学效果也是无从保障的。 首先,缺少对大学教师的理解与尊重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会削弱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大学教师自主意识强,自我实现欲望强烈,需要的是平等、民主、科学的对话、协调和充满人性化的关怀、理解,在教学管理中不能以生硬的教学管理制度为手段,动辄给予教师以处罚,更不能把高校教师当成发展教育的工具和手段,把他们看做是抽象意义上的“工作体”。强硬和惩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徒增添教师的反感,大学教师会迫于威胁,利用他们的智慧,进行虚假的迎合和合理的躲避,致使教学管理制度无效运转,长此以往,还会使大学教师逐渐失去对教学和学生的热情,更谈不上对学生和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了。 其次,过于僵化与统一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扼杀了大学教师的教学个性与激情。我国高校管理者习惯于用某种僵化的、“大一统”的模式来衡量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制度规范过于追求“规范化管理”,试图把所有的考核与管理指标做定性与定量化处理,建立一个“客观公正”而不以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甚至可以直接用微机和软件来管理和考核的制度标准。这种以学校为本位,以管理者为本位的刚性制度,不利于教师个性的展示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大众化条件下多样性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