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11)05-0001-06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普遍存在着公平与效率问题,高考改革也不例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如何取舍往往难以定夺。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样,在公平与效率的两端,一般情况下,管理者或决策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较趋重于效率,而被管理者或民众则更关注公平。本文所说的高考中的公平是指基于考试成绩的公平,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效率是指综合各方面因素,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人才。未来的高考改革到底应该以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依违两端,求取或选择平衡支点?确实是高考研究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效率优先的主张 笔者曾指出,高考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如最常议论的全面考核与公平客观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综合考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来选拔大学新生,应该说最能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就最符合效率原则。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却容易损害公平原则,因而往往行不通。与在许多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所不同,在考试选才方面,通常的情况是,选拔性考试最初虽也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长期实行之后,往往会演变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1] 考试选才遵循的是能力本位原则,主要是通过测量“才”来决定去取,因此中国古人说“考试,犹准绳也”[2],又有“量才尺”的说法。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可以通过度量衡来检测,一个人的体能需通过跑和跳来检测,一个人的才学,或者说知识和能力则需通过考试来检测。按道理说,考试是能够测量选拔出优秀人才,即具有很高的效度或具有效率的。但实际上,考试制度长期实行、竞争过于激烈之后,往往会出现异化,导致片面应试的后果。 为求公平起见,即使是防止极少数人作弊,也不得不将所有的人一体看待,采取可以排除作假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考试越来越被人们倚重的原因。而且,考试中防范作弊的方法还越来越严密,并发展出八股文这种具有一定防止作弊的标准化作文考试文体来,到后来,防止考试作弊甚至走到求才的末路上去了。对这种情况,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曾感叹“求才之道不足而防奸之法有余”[3]。在公平选拔同时存在刻板竞争与全面考核却同时存在舞弊不公之间,几乎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关系。 统一招生考试对中小学教育确实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如中学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文理偏科、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且近视率攀升、体质下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学校办不出特色、智育一枝独秀、教改难以推行,等等。有考试就有应试,特别是竞争激烈的高考,更是引发考生尽力应试,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这种片面应试的消极影响,便是一定程度上造成智育一枝独秀,形成知识褊狭的弊病和学业成绩至上的功利心态,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标与理想,被人们批评为“黑色的七月”、“考试地狱”、“异化的高考”。 激烈的高考竞争导致试题难度逐年加大,这是保持选拔性考试区分度、水涨船高的必然后果,而“升学主义挂帅”向下延伸至小学和幼儿园时,少年儿童不堪学习重负,就更令人担忧,中国的中学生成了世界上压力最大、最不快乐的群体之一。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最惯用的手段,就是对学生集中进行灌、练、训、测。现在高强度地准备高考最突出的往往是县里的重点中学,以至于有“县一中现象”的说法。而且,这种“大运动量”的备考方式还从“县一中”向城市蔓延,连大城市的中学也已普遍采用。结果还往往有效,名列前茅者更多是受教育条件优越且刻苦攻读者。近年来,家庭较有背景学生的一本上线率较高,而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有所下降。 这就引发出了一个问题: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那些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较丰厚的家庭中生长的孩子,一般都能够获得优势而上大学。于是,有的学者就提出疑问,反正无论考不考,这些孩子都能进好大学,有没有必要用高考将学生学业以外的兴趣和好奇心都考没了?有没有必要将中国的孩子都考“傻”了?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不必刻意追求公平,而应注重效率的时候,高考制度应该彻底改革,这样,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我们进行高考改革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公平,而是为了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是为了追求教育的效率。”[4] 俗话说:“三代出贵族。”家学的传承对成就大才往往十分重要,尤其是艺术家(如音乐家)、科学家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师成才的过程中往往是关键的因素。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父辈为科学家的比例甚高。有学者指出,诺贝尔人才成功不仅是前人科学劳动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几代人连续智力接力的结果。对1901年至1980年间96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家谱分析表明,有87.5%的获奖者出身于中等收入家庭,双亲或家庭主要成员中有专业文化知识的占47.9%,其中父母从事化学或与化学有关专业的占26.4%;而出身于普通体力劳动者家庭的仅占7.29%。由此可见,家族条件比较宽裕才能使子女受教育成为可能,家庭环境和双亲的文化素养会极大地影响子女的择业方向甚至志向兴趣。诺贝尔获奖者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幼年时代的天资,少年时代的广泛涉猎,青年时代的苦读钻研,为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还需要几代人的智力接力,这无疑显示出家庭教育对诺贝尔人才起飞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5] 希望解脱考试的重压,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尤其是保护有天资且兴趣向学的青少年,出发点确实是不错。美国不少私立大学为世界顶尖大学,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考虑到其个人的学业成绩和表现,而且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家世背景,并明确规定校友的子女可以得到照顾。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录取原则在中国的公办大学中是否合适,是否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