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1)07-0209-05 一、大学的支配力量与大学的政治权力 1981年,伯顿·克拉克提出了学术组织经典分析框架即要同时关注和考察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三大势力。[1](P.159)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是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三大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的国家权力是由政治权力来体现,市场力量是由社会权力、市场需求以及学生权力等来体现,学术权威则是由学术权力来体现,即政治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力是掌控现代大学生存和发展命运的三大支配力量。换言之,这三大支配力量,只有同时研究和考察,才能较好地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 对于高等教育管理的政治权力问题,与其他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相较而言研究很少,伯顿·克拉克是较早关注此问题的著名学者之一,他曾指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门类中,政治学最少介入对教学组织的研究。在所有的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中政治权力的作用都缺乏仔细的研究”。[2](P.196)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也有类似的情形。比较而言,学术权力相关问题研究较多,政治权力和市场力量的研究较少;对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研究较多,对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研究较少。 大学政治权力的研究比较匮乏,但是政治权力的影响却始终伴随着大学的发展历程。12世纪末中世纪大学在欧洲诞生,铸就了近现代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原型,由此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时代”。大学此时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自己的典型特征,如组建了系和学院等教学研究组织,雇佣了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人员,开设了相对固定的课程,实施比较正式的考试并开始颁发文凭或授予学位等等,从此在人类社会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学自诞生以来把对于真理的追求、知识的创造和人才的培养视为其基本的价值追求,但同时可以看到大学自产生之初客观上一直受到政权势力或宗教势力的支配或影响,此后政权势力渐强而宗教势力渐弱。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自然形成型、创立型和衍生型。自然形成型是指学者或师生自发聚集在某一场所研习学问、传道授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大学;创立型是由皇帝、国王或教皇等通过颁发“特许状”主动直接创办大学;而衍生型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学者或师生离开了原来所在的大学,在迁徙过程中基本按照原有大学的模式在异地创立新的大学。[3](P.58-59)仔细研究其渊源,就可以看出,大学对于真理的追求缘于其“自然形成的”独立性格。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大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这保证了其追求真理和新知、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价值初衷,这与其诞生的历史不无关系,而大学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现实的需要与国家力量、市场力量的合力共同作用,使大学自治权的享有消长不停,同时也绵延不绝。14世纪以前,除了个别大学是由国王和教皇创建以外,绝大多数大学是逐渐自然形成的或按照原来大学的模式在异地衍生的,没有根据专门的法令创建的大学。不过,大学的功能很快被王权和教会所认识。德国皇帝弗列德里西二世认为,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和保持帝国的强大与繁荣,需要大批接受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而这类人才应该由本国进行培养,为本国服务。因此1224年他在意大利的那波里(Napoli)创立了中世纪第一所由国家或王权控制的那普勒斯大学。至14世纪,之前设立的大学和所有需要专门创建的大学都需要从合法的机构获得有效的认可。皇帝或教皇决定某个国家机构是否有资格授予大学普遍认可的权利,即这个机构是否拥有权力认可一所大学的合法性。可以看出,皇帝或教皇力图将全部大学,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衍生的,当然也包括自己创立的改造或进一步巩固为符合自身利益或由自己掌控的大学。从此皇帝或教皇对大学的控制力逐渐增强,后来宗教势力渐微,国家力量一定程度地支配了高等教育,政治权力渗透于大学之中;从此政治权力始终伴随大学历史的进程,其间它的表现形式各异,影响程度或强或弱,但再没有离开过。 时代发展至今天,大学对于每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不断地满足着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了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同时,大学的存在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影响。毫不夸张地说,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力的强盛,同样,国家力量已成为影响大学发展极其重要的力量。政府代表国家作为大学的资产所有者,无论大学营利与否,政府要对大学资产的有效合理使用行使选择权,这就是大学政治权力的表征。因此,大学的政治权力就是大学的所有权人对大学各项事务决策而施加的各种影响力,这些影响的持续存在决定了政治权力是大学存在的本质属性之一。大学固然应保有其“象牙塔”的价值理想,但是不能不正视政治力量的存在和诉求。大学面临的问题不是是否欢迎还是拒绝政治权力的介入,而是政治权力应该以何种较为“合理”的、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方式介入。不同的国家,由于种种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以及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大学的政治权力呈现出不同的运行模式或表现形式。在欧洲,通过学监的设立和政府教育部的运转,实现政治权力对大学保持一定影响和控制的目标,这是欧洲国家政治权力影响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这种模式对日本和拉美国家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对大学的发展似乎秉持“自由放任”的态度,但是深入研究就可以发现,美国政府通过数量繁多的法律和政策来影响和控制大学的政治发展,它对于大学也并不是没有政治诉求和政治底线,同时美国通过董事会这样的形式,控制和影响高校的发展。对我国的大学而言,政治权力集中在党委会及其组织机构,行政权力集中在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学术权力集中在各级学术评议机构和相关部门。在大学设立党委会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在高校实现政治权力的形式。 二、大学的支配力量与大学的三大职能 大学职能论是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大学职能直接反映了大学作为人类活动的众多组织或机构之一,它的功用和价值。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的功用和价值日益重大,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其职能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地发展、调整和完善。不难看出,现代大学职能实际上正是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属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宗教等历史原因差异以及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大学职能的内涵和发展有所不同,同时,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和同一个地区,大学的职能也可能在向多样化发展,不同的大学其职能有可能不同,但是大学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其典型的和主要的职能不断地显现和强化,并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