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已步入博士教育大国行列,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博士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博士队伍成为科教兴国的骨干力量,相关群体对我国博士培养状况基本满意;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更具前沿性,参考文献更全面,写作更规范,成果更有创新性,其整体状况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调查同时表明,和发达国家相比,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需求相比,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优秀生源流失严重、少数单位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博士生创新能力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差距较大等。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博士培养质量,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博士质量调查工作。同年5月,在国务院学位办主持下,由北京大学、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联合组成的“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成立。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博士质量的整体现状,课题组在全国289所博士培养单位(高等院校257所、科研单位31所、党校1所)向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负责人发放并回收问卷33507份,请他们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在289所博士培养单位、16个省市的近100家机关事业单位和100余家企业回收问卷35626份,请博士毕业生和单位管理人员对博士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 为克服定量分析的局限,课题组成员又先后赴上海、杭州、西安、武汉和北京等地进行大规模的访谈调研,进一步深入了解博士生教育相关群体对博士质量的看法。调研涉及22所高等院校,2个科研院所,以及部分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大型企业,总计访谈近400余人次。 除了主观评价之外,需要引入一些客观的手段来对博士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课题组选取了论文质量和学术贡献这两个维度来评价博士质量。博士论文质量的分析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个维度,纵向比较抽取3190篇博士论文,对博士论文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横向比较抽取了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的博士学位论文2013篇,和我国相应学科的博士论文进行比较分析。为增加评价的可信度,课题组召开了“博士学位论文比较分析”专家评议会,邀请35位独立专家就课题组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纵向比较和国际比较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博士生的学术贡献则主要从SCI论文、EI论文、国际顶尖期刊论文、国内人文社科类顶尖期刊论文的发表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基本判断 以下部分主要从博士生规模与培养能力、博士培养质量、博士发展质量和博士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呈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我国已步入博士教育大国行列,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1981年,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共有151个,涵盖了8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此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初成规模期(1981-1992年)、平稳增长期(1993-1998年)、快速增长期(1999-2004年)和稳定发展期(2005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通过30年的努力,累计授予博士学位33.5万人,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2010年,我国博士授予单位达到347个,在学博士研究生24.6万人。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1996年超过韩国,2000年超过印度,2002年超过英国和日本,2005年超过德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还有一定差距。2008年,美国授予博士学位数为63712人,不仅高于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45338人),也高于当年我国博士招生数。一些媒体关于“我国在2008年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的报道并不准确。 2.博士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博士队伍成为科教兴国的骨干力量。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对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可以归纳为学术成果导向的质量观、职业导向的质量观、学术训练导向的质量观和效益导向的质量观。受教育者(博士生和毕业博士)与教育者(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负责人)普遍高度重视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但对博士生相关学科知识和学位论文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 从博士培养质量现状的评价来看,在基础和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学位论文质量、相关学科知识、外语水平、创新能力、使命感责任感、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的9项指标中,博士生和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对基础和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学位论文质量四项指标评价“较高”的比例高达80%左右,博士生导师的评价略低,但也达到了50%左右。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对创新能力评价普遍选择“较高”的比例分别为59.9%、29.7%和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