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后,我国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选择以市场机制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从质疑原有体制到探索市场体制,再到确立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30年的跨度,浓缩的是一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与社会发展变革史。这一改革历史命题的破解是亿万人民创造性参与和实践的成果,是确立重建新制度并不断支付制度成本与扩大享受新制度收益面的过程。这一制度性变革直接导致传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处在一个不断选择和优化配置方式的过程之中,从大量的政策文献与改革实践中可以看到这一持续选择与配置过程,而已经确定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又将决定其资源优化的程度与事业发展的良性状况。本文拟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探讨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特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变不仅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也受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变革需求左右;不仅表现为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总体转变,也表现为各种资源由于不同的利益驱动和不同发展主体的约束条件呈现不同配置特点;同时整个资源配置转型期不仅表现为以政府改革为主导、以制度创新为标志、以渐进性改革为基本特征,也表现为在改革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选择进程和不同转变程度,甚至有进有退,有快有慢。 (一)资源配置转型的初始条件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到目前呈现的形态与结果是深受制度转换初始条件制约的,同时它转换的速度、实现的程度、达到的力度都受到同样变化的外部制度的条件约束。其初始条件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使整个配置资源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在30年转型变迁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转换路径还受到统一市场的成熟状况、现代市场的法治环境、公共政府的治理框架、大学学术组织的治理结构等最相关制度条件的制约。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换由计划经济垄断资源配置演进到由市场经济分散资源配置的由“高”到“低”转而由“低”到“高”的路径。 (二)资源配置转型基本特点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体制、就业体制、内部管理体制、学术治理体制,就业体制转型最迅速,达到基本的市场调节;其他的体制转型差不多,政府、市场、学术在资源配置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管理体制和学术治理体制转型程度相对较低,意味着政府配置程度仍然居于主要地位,其中包括适应新制度环境变化的政府治理形态与配置手段。同时专家普遍认为,政府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控制力仍然较强。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由集中政府配置到市场参与配置和学术参与配置确实发生了重大转变。政府力量仍然处于主导配置地位,市场力量与学术力量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特点是,以资源配置微观主体的产权确立、分化与制衡为配置前提,以增量制度创新与存量制度调整的双轨配置路径为线索,以回归的学术力量、重构的政府力量与在建的市场力量三者配置制衡为治理结构;其配置基础是以分散的个人与组织的多元利益最大化与补偿制衡机制为特征,其配置速度是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新制度重建的速度为标识的。 (三)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特点 在一个具体转型时点上,我们尚不能得出一个资源转换的基本特征,但观察一个较长时间下的资源配置变化趋势,就能得到制度变迁基本规律的认识:以增量创新为先导逐步演进为以存量调整为突破的过程,以渐进性改革为主线辅之以激进性改革为辅线的过程,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转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体的过程,以中央集权配置单一化逐步被以地方分权配置的分散化替代的过程。这些规律特点在其他领域的制度变迁中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总体特征。 (四)资源配置转型的动力机制 宏观层面,新资源配置转换的生成机理是高等教育内部制度安排的创新过程,它的主要内容是:生成机理的发生是在给定的制度环境下,内部制度安排随产权主体行为的变化而变化;配置主体的产权变化是资源配置制度转换的核心。产权变化首要一点是确认一个具有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行为主体是相对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产权变化的关键是产权主体多样化导致的选择多样性,这是市场经济之所以为分散的资源配置系统的前提。产权变化的动力是因为在利益主体的预期中存在一个外在利润——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而原有制度安排无法提供,这一外在利润的追求将是引起利益主体进行制度选择的动力。一个自主的利益主体的创新行为是一个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理性选择,因而转型的阶段性成果都是无数个行为主体的无数个理性选择和创新行为的结果。因此,在整个改革进程中,资源配置主体的创新行为一定是一个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有限理性选择,迄今得到的改革成果(资源配置结果)既是无数个理性行为对创新“利润”追逐的结果,也是创新者不断选择有利于追逐创新“利润”的制度安排的结果。 (五)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