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1)01-0040-06 所谓新自由主义,最初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它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最主要的学术观点就是经济自由,强调市场机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看不见的手”,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涉政策。新自由主义是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对古典自由主义加以改造,更加强调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新自由主义包括众多学派,但影响较大的是以英国的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和以美国的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真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占据主流经济学地位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撒切尔出任英国首相、里根出任美国总统,新自由主义成为英美政府的施政理念,并在国内外得到大力推行。 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的教育改革风起云涌,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领域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改革热潮。经济因素是推动教育改革的最直接原因,市场机制是各项改革措施的基本取向。从本质上来讲,新自由主义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就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就是运用“私有领域”或者“市场”的理念、原则和做法,来改革高等教育事业。 一、经济逻辑取代了教育逻辑,经济规律替代了教育规律,经济活动中的竞争、绩效、问责等运用到了高等教育领域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笔下的《天演论》将西方的竞争理论引入到中国。在经济与社会领域,竞争的涵义与指向是不同的。经济活动必须依靠竞争与市场机制,但是社会领域的竞争不是市场机制主导的弱肉强食的淘汰式竞争。新自由主义理论把市场机制主导的竞争概念引入到了高等教育领域。在我国,许多人视高等教育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历史地看,有高等学校之日起,就存在着竞争: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对于教育理念的讨论,对于教育质量的看法,不同大学学风的形成,教授之间的学问争辩等。但这种竞争并不是市场机制下的以等级为基础的量化评价标准的竞争。近些年,我国高校不乏竞争,而且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职称(副教授、教授)的竞争,并且现在教授分为四等,副教授分为三等,讲师分为三等,都要竞争上岗。学科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人才工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长江学者等等无一不是竞争而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竞争,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评奖的竞争,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竞争,等等。高校的竞争无处不在,既有教师之间的白热化竞争,也有高校之间的竞争,更有政府参与的博弈。每一次评选,都是一次竞争,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广大教师对此已疲惫不堪,怨声载道。市场机制的竞争是以量化为基础的,什么都要量化,什么都要具体数字,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出版了多少专著,承担了什么级别的课题,获得过什么级别的奖励,有多少科研经费,这种以量化为基础的、以评出高低上下为目标的竞争,破坏了高等学校的教风学风,压制了教师的独立思考与批判力、创造力,缩小了教师的研究空间,导致了产量虽多,但是缺乏精品与原创成果。 现代大学的功能是创新知识与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并服务于社会。无论创新知识,还是传授知识,都决定了大学组织目标的模糊性。与物质生产相比,知识生产很难定价和市场化。知识的价值不容易被立即鉴别出来。历史地来看,某些观点、理论过于“迂腐无用”,基本是“异端邪说”,但在经历长时间的考验之后,却发现当时被人们所摒弃的“无用之学”被证明是最有价值的。有些理论与思想,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当时只能是被个别人所理解,普通人无法理解和接受。而一时走俏的观点在若干年之后却被人们发现是错误的。这方面的例子在高等教育史上屡见不鲜。市场不会给无人问津的产品以任何地“宽容”和“理解”,而学术界却必须对某些“不实用”的研究和探索保存必要的生存空间。同时,知识产品还存在同行评价的必要。一般产品都不是由行业人士评价,而是由分别独立的消费者群体来评价,因为真正的价值是对消费者的价值,消费者认可才是最重要的。但知识产品只能求助于生产知识的同行评价,因为除了知识创造者群体本身之外,没有他人真正有能力去评价一个学者的研究成果。①因此,高校的竞争是学术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政治的竞争,不是市场的竞争,不能简单地将商业的竞争规则运用于学术。学术竞争是指在学术共同体内,教师感受到教学科研的使命召唤,并内化为内在生命的追求,不断努力将学术向前推进,而无需经济诱惑与市场引导。学术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求速效,不能以数量计,不是“计划生产与组织”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个人独立、自由的精神劳动。真正做学问的方式,看似无用,都有大用、真用;看似无效率,却有大效、真效。这就是学术竞争的规律与机制。 高校需要竞争,但这种竞争不是市场机制下以量化为基础的竞争,而是能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的竞争,需要的是良性竞争,是在符合高校特点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竞争的目的是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给予广大教师“宽容”的政策,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提供相对“宽裕”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放手让教师教自己的书,做自己的学问,假以时日,必出“精品”。 二、企业逻辑取代了大学逻辑,企业组织替代了大学组织,大学趋向于逐利性与营利性 从11世纪到现在,大学组织经过了900余年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制度。教育专家安德森在比较了现代大学和中世纪大学的诸多特征后指出:“当代的大学,即使其机构已经扩大并且变得更加复杂,但在结构上与中世纪大学相比没有发生变化”②。很少有哪个组织像大学一样受历史影响最深、最持久而能保持其基本特征不变,大学可谓是历史发展文化积淀的产物。大学随历史进程而永恒地追求、传播真理和创新、传播知识的本质属性,构成了世界各国所有大学的共性,即“它们都有共同的价值准则和办学宗旨,吸收共同的遗产”③。这就使大学具有同一性,同一性使处在多样性发展的世界各国大学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并因此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