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1)02-0063-0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之后,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这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需要。随着近1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的学生规模、教师规模和学科专业规模都迅速扩张,这使得作为高校下属二级单位的院系规模更加庞大,院系的管理变得更加趋于复杂和多样。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组织结构有校—院—系三级和校—系两级两种,本文把处于高校中间组织层次的,全面负责一个学院或系的行政管理工作的院长或系主任统称为院长,它们两者在大学组织中所处的位置,所承担的管理职能以及因此而具有的角色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同质性。院长作为学院的行政首脑,全面负责一所学院各项工作,面临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由于大学组织结构具有学科和科层两维交叉的特点,院系和院长恰恰处于这种两维交叉的汇集区,这种两维交汇赋予了院长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角色,也因为院长同处学科和科层两个子系统而使其要同时面对这两个子系统特有的价值信念、规则和运行方式。院长职位的特殊性使其扮演的角色要同时承接来自大学内外不同系统和群体的期望与要求,这就使角色压力成为当前我国大学院长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而又需要加以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理论综述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综述 角色压力由卡恩(Kahn)等学者于1964年提出。依据角色理论,角色压力指个体在组织中扮演一种或多种角色时感知到的压力,它是由于个体知觉的外在环境与内在认知不符时造成的不平衡结果。从社会结构观点来看,个体进入组织中,如能实践组织的规范与要求,表现个人能力及贡献于组织,即为成功扮演工作中的角色,但“当个人因无法学习与角色有关的权利、义务,或受到其他不利因素干扰角色任务运作,以至于不能有效地表现社会角色时,则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于是角色压力便产生了。”①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负荷是角色压力的三个主要来源。 对于角色压力的理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卡恩的角色压力互动模型,该模型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或角色互动来解释角色压力(如图1所示)。
图1 角色压力互动模型 资料来源:转引自郭朝阳编著《冲突管理:寻找矛盾的正面效应》一书第35页。 卡恩指出,角色是在个体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图中两个方框代表的是角色传递者和角色接受者,角色传递者向角色接受者提出自己的角色期望或影响,以强化或改变接受者的角色行为,左边的方框代表发布者的角色期望和双方沟通的手段,右边的方框表示接受者对沟通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者对期望或影响采取的相应行动。由该模型可以看出,角色压力是由发布者的期望开始,也就是对接受者的角色行为的理解和评价,发布者接着就进入了下一阶段,即通过角色压力的形成向角色接受者传递角色信息。角色接受者接受了信息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理解(解释)过程,在整个动态的互动模式中,个体若有角色期望、角色要求不清楚、角色期望不一致或工作能力不足等情形,就会产生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负荷等角色压力问题,并且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行为反应。下一阶段的角色行为,接受者既可能服从也可能不服从,而接受者的行为通过反馈机制传递给传递者,这样就进入了下一个角色信息传递的循环。整个的互动过程受组织、个体与人际关系三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卡恩把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负荷视为三个不同但相关的角色压力源,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个体因素,组织类型、规模等组织因素和人际关系等视为影响角色压力的三个主要因素。 国内外研究者对角色压力的研究发现,角色压力对职业倦怠、组织承诺、工作满意感和工作表现都有影响,角色压力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对职业倦怠、组织承诺、工作表现、工作满意感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它们会使人感到焦虑、不满意、歪曲现实、工作效率更低(Getzels and Guba,1954[1](P164-175);Wispe and Thayer,1957[2](P41-48);Cohen,1959[3](P35-52)etc)。国内研究者(顾盼[4]、王觅也[5]、李冬梅[6]、赵青[7]、孙曼[8]等)针对医院、企业、银行和中小学校等不同职业人群的角色压力也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结果基本与国外研究保持一致。但是,大学组织具有不同于公司企业的特性,由于目前还没有对我国大学院长角色压力的实证研究,目前我国大学院长实际的角色压力程度如何?个体和组织因素对院长的角色压力有没有影响?角色压力对院长的工作满意度是否有影响等问题还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所以,本研究基于角色互动解释模型和已有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