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74(2010)06-0007-07 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多学科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有的视其为高等教育的研究领域,有的视其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因而出现了学科性视角与方法论视角之争。前者又因立场的不同,区分为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后者又区分为高等教育具体的研究方法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理论界众多的争鸣,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而其中出现的许多隐喻,又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山中与山外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它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针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有关问题,潘懋元先生在2002年关于《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文中,引用一首古诗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提出“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既要横看,看到它的逶迤壮观,又要侧看,看到它的千仞雄姿;既要入山探宝,洞悉其奥秘,又要走出山外,遥望它的全貌。但是,不论横看、侧看、山中、山外,都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不同的学科观点考察高等教育,都有其局限性。如果以为某一学科的观点是唯一的,以偏概全,就会从正确的观点出发,引出错误的结论。”[1]11 这个隐喻,其实隐含着二层意思。一是高等教育像座山。山的地形地貌、植被气候既与周围地区的地质构造相联系,又与周围地区构成了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高等教育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所处的时代条件、社会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等影响。乌尔里希·泰希勒(Uirich Teichler)认为,文化和社会科学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多元化,导致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主题及研究类型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总在快速翻新,日益丰富和复杂;制度环境的不同也导致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功能、控制模式等的不同[2]。高耀明等人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1979-2008)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和主题的文献的内容分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3]。同时,整座山自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如植被特点、气候条件与地形构造等。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二个子系统,也自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作为社会的一个轴心机构,高等教育今天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它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功能,都要建立在内部各门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形成合力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之中。因此,研究高等教育,既要看山中,又要看山外,也就是要用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在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看待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各种问题。 二是研究高等教育学应该有多种方式、多种视角,既可横看,又可竖看;既可从山中看,又可从山外看。因此,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开放的,只要能有利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允许的;高等教育研究没有独特的研究方法,也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范式。没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固定的研究范式,恰好是对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特征的呼应。对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视角是多元的,无论是站在高等教育学科的立场,还是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1]10。“各门社会科学及其主要的专业所展开的广泛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工具,不管这个学科是历史学、经济学或政治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都给我们提供了考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高等教育部门。”[4]2-3因此,“无论从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各个系统的外部关系上,或从高等教育各个专业、各门学科的内部关系上,都有必要从不同的学科观点,运用不同的学科方法来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价值”[1]10-11。 因此,“山中与山外”相统一的高等教育学研究既有站在其他学科立场上的高等教育研究,又有站在教育学立场上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前者,研究者从各自学科立场出发,把高等教育当作其研究的一个领域、问题或现象,应用本体学科的知识、方法来研究、解释和解读,通过对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来验证和发展其本体学科理论,从而推动其本体学科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大量鲜活的案例和观点。后者站在高等教育学的立场上,针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基于寻找“更适合于研究对象性质的,或更能揭示研究对象特殊性、更有利于完成认识任务的方法体系”的目的,借用或采用其他学科的概念、观点、原理、视角和方法,而不是“直接照搬别的学科的理论、概念及其从发现问题到检验结论所需的顺序与规范”[5]来研究高等教育问题,解释高等教育现象,其结论是属于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无论是哪种立场的高等教育研究,从性质和程度上又可分为单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三类。单一学科研究,“基于一个明确划分圈定的对象,运用一个特殊的研究方法,衍生出一套特定的学科概念、范畴,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内在凝聚性强、高度一致的成熟理论体系,从而拥有一个学科的头衔和标志。同时,这一个学科又作为规训制度,以特定的学科教育形式培养学科人才并继承特定的学科工作方式,保证了学科‘法统’的纯正,从而保证学科的永久存续。”[6]8多学科研究是一种学科并置的研究,“就是不同学科就同一问题分别根据各自的理论、概念框架提出各自的观点,……在本质上仍然是单一的学科研究”[6]8。尽管它强调开放、包容与合作,还是存在以下问题:多学科之间的分割和藩篱难以打破,各种不同的研究兴趣和力量难以有效地协调统一,高等教育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内聚性和学术独立性难以保证等。为此,主张高等教育学研究要走向跨学科研究:将不同学科的视角进行融合,通过交流、沟通、协调提出一套新的、与各学科单一研究不同的理论和概念,其特征是打破学科壁垒和坑道,实现理论的整合。“多学科好比一床百衲被,跨学科研究就是一件无缝天衣;多学科好比是混合物,跨学科就像是化合物。”[7]通过把不同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联合和融合在一起,跨学科研究的直接后果是在若干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形成新的学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