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起源于中世纪,生成于近代,繁盛于当代的东西方名校,虽历经数百年岁月沧桑与由传统至现代转型的剧烈阵痛,但至今仍充满活力,在世界大学总体格局中居于中心位置。由此,探寻其久盛不衰的活力之谜,便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话题。如若我们从资源汲取的视角,将名校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来予以认识,即会发现名校活力维持已不再是简单纯粹的形而上的理念或一般性的制度建构问题。现实中,无论是享誉全球的一流名校,还是鲜见经传的普通大学,其发展均无法脱离社会体系而独立存在,均要从外部世界摄取资源,与外部社会保持密切的物质及信息资源交换。 一、资源及其存在形态 资源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被开发与利用并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存在,是社会及生活于其中的各主体为实现自身目的所需具备或可资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包括人自身等一切要素的总称。资源汲取能力是指社会组织对资源摄取、吸纳及转化的能力。大学资源汲取能力既包括大学动员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亦包括大学文化资源的再生能力,以及将社会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并不断转化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的能力。相对大学而言,其生存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形态具有多样性,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有形的经济资源、无形的文化资源以及复杂的社会资源。 (一)有形的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属于经济学概念,指存在于自然界与社会环境中用以投入经济活动、具有经济意义、创造并积累财富的存在物,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大学作为学术组织与企业等生产性机构以及非生产性事业机构存在根本性差异,然而就有形资源的占有及对资源汲取的能力而言,与其他机构同等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为大学发展与繁盛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能够吸引全球一流的师资,获得更多的优秀生源等。大学通过对有形资源的积极汲取,将固化的、静止的、自然状态的经济资源转为活化的、能动的、带来更大收益的经济资本,以提升大学的社会声誉,保障大学具有持久发展的活力。 (二)无形的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主要指历经时间考验,在历史中得以传承的文化积淀,包括文化传统、文化制度、文化品格等。文化资源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及再生性。尽管无形的文化资源较有形的经济资源稳定、持久,但“某些文化资源,不论是文化实践还是文化产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稀有资源,成为不同社会主体和社会阶级的争夺对象,占有这类资源可以获取一定的物质的和象征性的利润”[1]。当无形的文化资源获取一定的物质性和象征性利润时,文化资源就转为文化资本,显现增值作用。无形的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的发展及其活力保持至关重要,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后者居上的大学虽然不乏其例,但就总体而言,那些拥有悠久历史的西方古老名校一直保持了大学“雁阵”中的领先地位,其发展绝非仅凭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资源,作为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学术重镇,名校无形的文化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三)复杂的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指因生存与发展所需,能够提供足以转化为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的一切社会关系要素,是该社会结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它从集体性拥有资源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2]。社会资源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并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社会资源既是社会资本的必要前提,亦为获取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重要工具。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即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是深深嵌入社会体系内部,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各个场域、各个层面纠缠交错相互作用。 分析研究资源概念及其存在形态,可为我们深入探讨如下问题奠定基础:第一,名校资源汲取与其活力生成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及社会资源通过何种形式、凭借何种路径作用于名校,其间的复杂互动如何使名校得到绵延传递,并不断实现增值效应以使其保持活力;第二,名校如何超越民族国家空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资源汲取;第三,在现代大学发展进程中,名校内外资源汲取的不平等结构如何形成并塑造出大学体系“中心—边缘”的总体格局;第四,作为名校组织内部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行动者”如何作为能动性因素加入到名校发展的进程之中,使其活力不断得以增强。 二、资源汲取与名校活力的生成 大学拥有丰富、多元的资源储备及汲取路径,对于东西方名校活力的生成、保持形成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纵观名校起源及其持续发展的基本进程,我们发现,资源汲取及其转化、延续、增值能力是名校活力保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名校资源汲取的体系中,有形的经济资源、无形的文化资源以及复杂的社会资源,通过多元的汲取路径,对名校活力的生成及维持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一)经济资源汲取的多元路径与名校的外向性伸展 名校经济资源的汲取过程不是简单的“物”的积累过程,而是在“物”的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大学组织系统内部的“总体动员”进而实现向外伸展的过程。从西方名校经济资源状况和汲取的方式看,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化发展过程。西方中世纪大学早期经济资源十分匮乏,汲取方式单一,始终面临诸多困难。“大学现在不是,过去也从来不是自我支持的机构。”[3]由于缺少资金,“许多教育机构很难像样地运行,常常生活在温饱线之下”[4]。当时,由于大学的封闭性,大学获取经济资源的主要路径为个人捐赠。二战后,受诸多因素制约,在民族国家富国强兵的战略背景下,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陆续被纳入国家财政拨款或资助体系之内,获得了相对稳定的财源。名校作为国家强盛的标志,获得了其他大学无法企及的众多资助。以日本京都大学为例:2002年,日本政府为加强本国大学核心竞争力,决定实施资助计划,即“卓越支持计划”,亦称“21世纪COE计划”,京都大学自2002年至2007年共获国家资助166.45亿日元。以上述资助项目为契机,京都大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更多的进步,2008年,京都大学共有11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百分之一,化学学科保持世界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