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年代,美国、日本先后经历了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期,但由于之前两国采取的策略不同,因此,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开始下降,美国与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及应对策略 受20世纪60年代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影响,1980年开始,美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渐下降,其18~21岁人口从1980年的1730万人,下降到1994年的1 411万人,14年间减少了319万人。① 按照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且高等学校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适龄人口的下降必然引发高等教育规模萎缩,甚至发生高等教育生源危机。但美国1980年开始的适龄人口下降,却没有发生之前学者预测的严重的高等教育生源危机,其原因如下。 (一)突破传统壁垒把生源拓展到全社会成员 在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的扩招之后,美国高等学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开始恶化,高等教育进入“危机时代”,许多学校被迫关门。从1969-1970学年到1974-1975学年,有132所高校被迫关门,其中104所为私立院校。[1] 为了摆脱危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大多数高校都采取了下述扩大生源的策略:一是增加专职招生工作人员,尽力扩大招生对象和范围,鼓励人们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二是增加对学生的财政资助;三是利用各种大众媒介进行广告宣传,扩大公共关系,增强社区意识;四是扩充各种需求量大的课程、教学方式和系科;五是发展各种校外的、夜间的或周末的方便教育计划。其他策略还有改善对学生的服务工作,改善教学工作,改善日间的课时安排,改善学校的交通条件,等等。[2] 通过采取一系列生源拓展计划,传统的高等学校生源壁垒被打破,高等学校的注意力转向了招收“新型”学生②和“非传统”学生③,高校的学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70年,25岁以及25岁以上的学生在高校的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为27.79%,1980年达到了37.49%。(见表1)
可以说,高等学校在扩大生源市场方面所采取的诸多努力,是整个20世纪70年代乃至后来美国学院和大学在校生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一直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适应社会和个人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70年代的美国大学生更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性,越来越多的大学本科生把进行职业准备作为大学的首要目标。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适应经济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美国高等学校在70年代兴起了一场“职业教育运动”。许多文理学院设置了一个或更多的职业、专业系科;大量学生从基础性的文理教育计划转入职业性、专业预科性和专业性的教育计划;专门化的职业技术院校与“学术性”院校中带有职业倾向性的教育计划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3]职业技术课程得到了大学尤其是社区学院的接纳,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美国社区学院入学人数迅速增加;1970年,社区学院在校生数为2223208人,占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5.9%;1973年,社区学院在校生数上升到2790734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0.1%;1980年,社区学院在校生为430695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6.2%;1986年,社区学院在校生为4416882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5.3%。[4] 可见,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积极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双重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国高校的足够生源。 (三)适应学生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增强学生的选择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类高等学校不仅在招生方面采取了灵活的态度和措施,同时对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学习时间安排等也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措施。大多数学校在学生规划自己修习课程方面,给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积极实施了教育与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的课程计划。比如2/3的高校实行延长不超过一年的弹性学制,43.5%的高校允许本科生选择适合他们个人需要的主修计划,52%的高校为本科生设有合作教育或校外工作计划。[5] 在向本科生提供灵活的教育计划的同时,许多高校特别注重通过提供校外或业余时间的学习来吸引大批超龄学生,如开设夜间课程、周末课程、短期课程、夏季课程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的生源。从授予学位的大学来看,非全日制的学生在逐渐增加,由1970年的32.22%增长到了1980年的41.32%,1990年最高,达到43.40%。(见表2) 总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美国许多大学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所以,当1980年传统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时,并没有引发高等教育生源危机,不仅保证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而且使美国的高等教育顺利地融入了终身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