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其前身为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70余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为新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起步与探索、发展与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从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立陕北公学,到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1939-1948)、华北大学(1948-1949),这十多年的历程,一般被称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时期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兴办高等教育的经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造就了数万堪称“革命的先锋队”的优秀人才,还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源头、摇篮之一,为新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时期也培养和汇聚了一大批教育家和知名学者,他们以各自的卓越成就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从陕北公学到华北大学——中国共产党兴办高等教育的探索历程 (一)陕北公学时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批热血青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从全国各地和海外汇聚到延安。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需要,培养大批抗战干部,7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建立陕北公学,委托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张云逸、成仿吾等负责筹建,后由成仿吾担任校长。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一所革命的大学。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亲笔题词,概括地表述了陕北公学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即“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①。1938年2月,中共中央专门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陕北公学的工作情况,并决定“张闻天、毛泽东、康生、凯丰等中央负责同志每月到学校作一次报告”[1](P316)。确定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现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办学宗旨为“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 从最初设想到陕北公学的筹备、人员配备、招生与开学,整个过程都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关爱与支持。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给许多知名人士写信,邀请他们到陕北公学任教,并先后9次到陕北公学授课。李维汉回忆说:“陕公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创立的。特别是毛泽东,他在繁忙的工作中,还常对学校的任务、办学方针等关键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2](P398) 从1937年8月创办到1939年7月,陕北公学共培养了6 000多名抗日干部(如包括后期陕公,则达上万人),吸收了3 000多人入党。毛泽东曾经很动情地说:“陕公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着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吸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女。”[3](P22-23)“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4](P9) (二)华北联合大学时期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在陕甘宁边区办的四所主要学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后抗日前线办学。华北联合大学最后驻扎在晋察冀边区,共设社会科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文艺学院四个学院,还设有群众工作部,后又增设外国语学院。共有教职员工及学员1 500余人。校长为成仿吾。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 华北联合大学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在血雨腥风中坚持办学九年,共培养人才12 000人。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华北联合大学是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是英雄的事业,是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5](P97) 这一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也在兴办一所大学,即北方大学。这所大学是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发展经济,培养造就大批建国人才,根据中共中央的意见决定创办的。校长为范文澜。北方大学的教育方针是:提倡民主作风,自由思想,培养集体学习的精神。北方大学在形式上更接近于正规的综合大学。下设行政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财经学院、文教学院、艺术学院七个学院,以及文艺研究室、历史研究室、财经研究室三个研究室,一个剧团。北方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由来自各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著名教授学者任教,吸引了大量学生,为革命输送干部约1 400到1 500人。 (三)华北大学时期 1948年5月9日,为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原属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原属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决定由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担任华北大学校长,成仿吾、范文澜为副校长,以华北联合大学原址河北省正定县城为新校址。 享有“解放区最高学府”之称的华北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吸收新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大中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培养他们成为夺取全国政权、解放全中国的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全校共设一部(政治训练部)、二部(教育学院)、三部(文艺学院)、四部(研究部)、农学院及工学院。学习年限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从几个月到两年不等。学校重视教育与实际相联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P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