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王杰(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月刊》,2011.7.93~100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多样性问题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把社会生产方式的结构和全球化进程相联系起来考虑,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就关涉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选择,以及另一种全球化模式的可能性等问题。在当代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文化;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文化;以抵抗全球化压力为基础的激进文化等等。这四种文化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条件下产生多种形式的组合,从而形成十分丰富复杂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生态,由此产生的意义也是复杂的、多样的和具体的。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矛盾结构:地方主义、民族主义要求与全球化趋势的矛盾;生态危机、伦理危机与发展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诉求之间的矛盾等等。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产的一部分,本土化在全球化运动中“他者化”的机制中成为全球化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表现出“特殊的共同性”。人性的共同性和现代性的共同性可以协调起来,使得文化多样性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向前发展,由此改变全球化的目标和性质。 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不同理念下的跨文化传播 董璐(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4.101~107 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分别为中国和德国对外语言培训机构,同时肩负着向外界传输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任,这使得两者有许多可以比较的方面。孔子学院在较短的数年间在全球建立了数百家分支机构,超过了歌德学院60 年来的建院总数。而跨文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数量的迅速增长并不等同于强效的文化传播,目标受众对原本陌生或者已经持有刻板偏见的族群形象的形成或者转变,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采用怎样的文化传播理念、以怎样的跨文化传播心态和系统步骤,积极地将文化推广和反哺相融合,从而使得我国优良文明传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是孔子学院和跨文化传播研究者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对象。 额尔古纳:一个新型的文化边区 唐戈(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刊》,2011.4.61~71 “文化边区”的概念和理论是历史学派重要的理论之一。“文化区”概念最早是由历史学派创始人博厄斯提出的,后经其学生,特别是威斯勒的发展,最终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并进而上升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提出并阐述有关“文化区”概念的基础上,历史学派人类学家进而又提出“文化中心”和“文化边区”两个概念。与文化中心相比,文化边区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前者即是指在一个文化区内表现其文化特征最浓厚的中心地区,而后者是在一个文化区内远离文化中心,表现其文化特征较为淡薄的边缘地区”。其次,“在任何文化区域,文化特质都趋向于从中心向外围扩散”,“所以,那些在外围发现的文化特质较为古老,而在中心区域发现的文化特质则是较新的”。第三,文化边区“是一个文化区与另一个文化区之间的过渡区域,它的文化内容,由两方混合而成”。每一个文化区都有其边界,对于两个相邻的文化区来说,它们各有各的边界,但对于文化边区来说却只有一个,两个相邻的文化区共有一个边区。 通过对额尔古纳这个新型文化边区的纵向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受国家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和军事因素的影响,该文化边区呈现出一些与历史学派人类学家笔下的文化边区不同的特点。首先,由于汉、俄两种文化都已建立了国家,那么作为文化边区的额尔古纳地区就必然受到国家因素,包括军事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国家力量(常常是借助于军事力量)会对文化的传播进行限制,阻止其传播,通常是阻止对方文化在本国领土上的传播,将其阻挡在边界的另一侧。另一方面,国家力量也会为文化的传播开辟道路,而文化的传播也常常借助国家的力量,主要表现为借助国家的力量,使本国文化分布到边界线本国一侧,同时借助国家的力量,特别是军事力量,突破边界的限制,进而使本国文化在对方国家传播。其次,政治因素对一文化边区的范围和边界的变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再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于额尔古纳文化边区内的两个或多个族群、两种或多种文化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此消彼长,其发展具有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