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和特征 荣跃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3.38~45 在现代主义语境中,公共文化一词与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具有内在关联性。所谓公共领域,是指人人拥有的共同的空间。维柯在《新科学》中描述了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他特别指出了文化在建构公共领域中的特殊作用。实际上,公共领域的边界正是由公共文化界定的,公共文化界定的公共领域方面与私人领域相对立;另一方面,进入公共领域的所有人一致认同某种观念原则和文化价值。古代公共文化更多地表现为整体性“民俗”,所谓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尚。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存在着两种形态,以国家财政支撑的文化事业体制和在文化事业体制覆盖不到的广大乡村地区,仍然沿袭着千百年流传至今的民俗传统。 公共文化的功能和特征:共享性、仪式性、差异性、建构性。 农民工的文化寻根与文化担当:现代村落文化的生成机理探索 萧洪恩、马丹(华中农业大学)/《理论月刊》,2011.3.173~177 一、亦新亦旧:民工村变迁中的村落文化主体。农民工的身上既存在着传统的深深烙印, 渗透着滋养他们早期生命的文化精神;同时,现代性的影响和熏陶又赋予了他们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念,这两种文化精神同时渗透在他们身上,使得他们成为了具有双重属性的群体。他们穿着从城市买来的时髦的衣服, 口中也偶尔跳出几个流行词汇,他们开始使用手机甚至电脑,但同时,他们固守着某些祖训,骨子里一些传统的因素仍然根深蒂固。传统与现代的因素在他们身上同时并存,交汇和碰撞,使得他们成为亦新亦旧的一群人。现代化的精神还远没有渗透到改变古老传统的程度。在村民的观念中,技物器用可以变化,可以追求现代的生活,使用现代的工具,但是一些根本的思想和习惯不能改变,于是出现了“卫道”的特殊场景,体现着“人惟求旧,器为求新”的文化风貌。这同时也是“文化堕距”的体现。 二、亦城亦乡:农民工双重身份下的文化抉择。在他们的观念里,土地是生存最重要的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依靠,生活可能变得没有着落,土地是他们不能割舍的一部分。相应地,他们把农村当做真正意义上的家,认为农村才是自己最安全的归宿。打工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不是他们生活的长久之计。与土地相联系,农民工对乡土社会里所有的文化元素都存有深厚感情,比如自然风景、乡规民约、人情世故等等。这种渗透在血液里的乡土性使得他们在面对现代性、面对社会变迁的时候,顽强地保持着一种文化寻根意识,捍卫着骨子里最初的文化认同。 三、亦常亦变:农民工生成村落文化的基本方式。具体表现为:1、引入现代;2、重释传统;3、产业转化;4、观念转型。总之, 在全球性现代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当今时代, 村落文化承载着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新文明、新文化生成的双重重任。对于打工潮背景下出现的“民工村”,农民工是村落与现代性接触的一座桥梁,是影响和改变村落文化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所带来的现代性与农村传统村落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汇,催生出新的村落文化,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从传统村落走出来的农民工, 面对现代性的同时更摆脱不了农村传统文化的约束,他们在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同时扮演着文化寻根者和文化担当者的双重角色。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文景》,2011.3.43~50 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就两次,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一次是明清基督教的传入。我本人主要研究明清基督教传入的前半段,即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从这段研究来看,目前向前推进的关键仍在于材料的发现和整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献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以中文文献为主体的东方历史文献,一类就是西文的历史文献,其中包括: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荷兰文等欧洲多种语言的文献。 研究视角:以全球史的新视角重审1500-1800年中西文化交流史。第一,应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第二,要从东亚整体的角度看待此阶段的西学东渐。在研究方法论上,要对后殖民主义理论保持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