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3-0175-04 一、引言 从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不同文化的交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一种新的国家实力资源——“软实力”而在外交领域加以广泛和充分地运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文化之所以被认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内容,是因为文化本身具有的凝聚力与吸引力。文化的凝聚力能够克服国别、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分割,把属于相同文化的人类群体团结到一起。正是由于共同的文化特别是宗教因素,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等在冷战时期分属不同国家集团的国家走到了一起,成立了“经济合作组织”①。 文化凝聚力是就一个人类群体内部而言,文化吸引力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文化吸引力来源于文化形象。一个人的文化形象来自他的家庭传统、成长经历、性格特征和教育背景,这些因素综合而成的文化气质,决定了一个人文化形象的优劣。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源自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传统和政策制度等。历史的发展证明,在某一种文化兴盛发展到高潮的特定历史时期,它就会对周围的文化形成吸引力。中华文化极盛时期的唐朝,就吸引了来自中亚、日本、朝鲜等众多国家的留学生及国家使者。 就客观现实而言,文化交流在外交中的运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某些文化强势的国家,通过其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别的国家推广其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政治制度,以达到控制他国的目的。另一种是各国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沟通、影响、学习和促进,增进了各国人民彼此的了解、理解,培养了国家间的共识和互信,由此带来了国际的协作和合作,给世界传递着友谊与和平。随着近现代以来世界体系的形成,几乎每一种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吸纳着异质文化的合理成分。不同文化在珍视和认同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对异质文化的认同也在扩大,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达成的相互尊重,构成了整合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异质文化认同的不断扩大和文化矛盾的弱化无疑有助于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并促进全球的协调发展。 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文化差异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构成的共同区域约3020万平方千米,总面积约占欧亚大陆的2/3,人口达1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这确实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然而,这一广袤区域和众多人口也因包含着巨大差异而潜藏着冲突的根源。最主要的是历史上形成的复杂地区文化结构,对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进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所包含的地域横跨欧亚大陆,是当今世界民族文化成分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尤其是中亚,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是欧亚大陆的联结点和战略接合部。由于中亚地区历史复杂,中亚国家不仅在地理上与俄罗斯、土耳其、中东阿拉伯世界、阿富汗、中国西部相毗连,而且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民族、宗教、文化联系。冷战后,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势力进入中亚地区,使中亚的地缘文化变得更加复杂。多种文化以及承载这些文化的各民族能否和睦相处,直接关系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稳定与发展,当然也关系到上海合作组织本身的发展前景。 在现实生活中,文化、民族和宗教问题总是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无法剥离。从广义的角度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而从狭义的角度讲,文化又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和价值的体现,而宗教是文化的信仰表现形式[1]。因而,在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文化差异性时,必须与民族和宗教的差异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上海合作组织所包含的区域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上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地区民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会导致民族关系的松散性甚至民族间的相互排斥,当民族间的相互排斥进一步恶化时,就会导致地区民族的矛盾和冲突。而民族间的这种相互排斥在地区合作中的反映就是地区合作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影响地区合作的开展。 从文化地缘因素来看,上海合作组织中文化最为复杂的中亚地区处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的交融和冲突的漩涡之中,这些文明在此演绎了无数次的碰撞、冲突、交织、融合;同时,历史上几乎所有曾经称雄于世的帝国都把中亚地区作为欧亚地理连接的关键环节和交通枢纽加以控制,马其顿人、波斯人、匈奴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以及后来的沙皇俄国和英帝国,均曾将中亚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源于不同地理环境的民族文化特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文化内容,均在欧亚大陆中心区域的一次次强权博弈中发生位移和割裂,形成了当今这一地区不同文化及数百个民族相互竞争与并存的既成事实。这些民族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有和睦,也有冲突。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来,它们当中的一些民族极端分子对历史和文化认识上的偏执与现实的权益之争相联系,给广大中亚、中东、南亚等地区带来了动荡与不稳定。 我们不能否认,由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驱动而一度发展起来的地区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各成员国之间的“边界”,但是,地区国家民族文化差异的潜在矛盾却无法消除各国间的文化的“边界”,相反地,随着地区合作的逐步发展和深化,根源于民族文化差异的矛盾也将愈加凸显出来。在当今世界,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引发以至于加深的国际冲突并不少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9·11”事件导致的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交恶。另外,巴以冲突愈演愈烈难以解决也是民族文化的异质性所引发的。当然,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现实的权力之争,但是现实的权力之争背后都有着浓重的文化背景因素,而且现实中一旦权力利益之争上升为文化冲突,那么任何形式的妥协都将被认为是对传统和民族文化乃至于是对国家的一种背叛,因此,冲突的政治解决难度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