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99.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917(2011)01-0102-10 人类社会的发展,公认为“文明的进步”,于是概述社会发展史时常见或古代文明、现代文明,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或“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到城市文明,从高碳文明到低碳文明”[1]类句式。 中国古义中的“文明”均为褒义。《易·乾》中形容文采光明,《书·舜典》称颂文德辉耀,汉《易林·节之颐》谈论文教昌明等。国外对“文明”也总体褒义,仅侧重有所不同。1961年版《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将“文明”解释为:一是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1974年版《大英百科全书》则认为“文明”是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1978年版《苏联大百科全书》对“文明”的表述为: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或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1979年联邦德国版《大百科词典》将“文明”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狭义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后,通过知识和技术,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物质和社会状态……可见文明既是古今中外人类种群憧憬的境界、理想,也是与时俱进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所以自然也应当是北京立志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所必须直面回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世界城市目标的讨论趋于文明标准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头尾两端,上海、北京作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城市,先后发生了围绕“世界城市”目标的大讨论。 (一)寻觅发展方向导致的讨论 上海最初的讨论,起于围绕编制“十五”计划主题关于城市发展目标的思索,后在2002年12月成功申办世博会背景下,关于“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大讨论让议题深化。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促进学界目光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投向在全球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城市,那些被称为“首要城市”(primate cities)、“世界城市”(world cities)、“全球城市”(global cities)、“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ies)、“超大城市”(mega-cities)类目标。2002年起陆续有研究成果推出,并在此后5年形成比较集中的文化主题出版现象。译著如包亚明主编的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都市与文化译丛》,[美]丝奇雅·沙森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等;国内学者著述,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屠启宇等著的《金字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周振华著的《崛起中的全球城市——理论框架及中国模式研究》,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的鲍宗豪等主编的《文化:国际大都市的灵魂》、尹继佐主编的以国际大都市建设为主题的《2003年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等,约达十余种。 北京大讨论源于市委书记刘淇2009年12月上旬在市委、市政府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他强调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树立新的发展目标时使用了“世界城市”的概念,这一发展目标很快进入北京市委七次全会决议;结合国务院2005年关于北京总体规划批复中对“三步走战略”和2050年建成“世界城市”的提法,媒体、政界、学界普发热议。相当数量的在京报刊连篇累牍,北京“两会”代表委员广泛谈论,市各委办局的规划中纷纷加入相关内容,众多在京高校、科研机构将“世界城市”列入重点选题。而2010年3月初举办、有数百位中外代表出席的“世界城市建设国际主题论坛”,以及市发改委关于发布“北京版”世界城市指标量化体系等,更加烘托了热烈气氛。虽然因时间尚短,有分量的学术专著尚少①,但已可略察北京学界思维脉络。 (二)从陈述西方到深思实际的讨论 世界城市是西方发明的概念,所以上海、北京两市讨论世界城市,最初都是从介绍诠释发达国家学者有关“世界城市”标准开始的。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的概念最初是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在1915年提出,英国地理学家、城市规划师彼得·霍尔于1966年对此概念作了经典解释:即专指那些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事务中发生全球性作用和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1]14。关于德国诗人歌德18世纪曾称罗马与巴黎为世界城市的信息也出现在两市多种书刊报中;至于霍尔1984年《世界城市》一书提出的7条衡量标准,美国城市学家弗里德曼1986年的世界城市7条判断标准等,同样在两市讨论中频频涉及。 但因西方学说与标准并不具普适性,况且其多囿于对美欧地域或历史的观察,较少对于崛起的亚太地区的全面认识,有些干脆就是京沪不存在的自然社会条件。如上海没有霍尔标准第1条中“世界城市一般是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各类政府机构所在地……”的背景,于是吸收要素内容,提出接近国情与市情的认识,成为讨论深入的标志。 在“把上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上海在21世纪前期的重要战略任务”的指导思想下,上海学者开始引用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如徐巨洲1993年关于国际大都市的5个特征[2],文军等1997年概括全球化时代国际大都市的10个主要特征等学说。得到较多认同的是“经济、交通信息、科技文化交流的三大枢纽地位”应为上海奋斗目标的共识。北京学者以“世界城市建设国际论坛”中发言的表述较有代表性,牛文元关于世界城市五大基本标志与必须经历五大革命性转移的认识,王伟光关于兼具世界性、民族性、进步性三大特征的主张,邓洪波关于世界城市四方面重要功能的概括等。较多的将金融服务、国际商贸、文化魅力、高尚品味、创意研发、民众素质等的高端化作为北京的努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