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3-0019-07 “文化软实力”概念和理论是与“综合国力”、“文化力”和“软实力”等概念及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孤立或独立形成的。这几个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大致为:“综合国力”为最大的概念,“文化力”、“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是隶属于“综合国力”的同等的概念;“文化软实力”是在“文化力”和“软实力”两个概念基础之上形成的,应该几乎相当于后面两个概念内涵和理论的相加或叠加。我们主张将“文化软实力”概念与“文化力”和“软实力”概念与理论纳入一个系统,摆脱西方“软实力”理论的束缚,以实现理论体系的嬗变和升级,彻底实现“中国化”。同时,“文化力”源于“大文化”,“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内涵就相当于“大文化”体系所产生的力量。 一、关于“文化软实力”定义的争议 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曾经指出:“事实上,对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界说和阐释,迄今为止已经多种多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他又认为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定义或内涵界定“没必要求得公认一致的唯一正确结论”。[1]如果中国学界连“文化软实力”这个基本概念都没法达成起码的共识或基本的共识,而是众说纷纭、任意定义,那怎么还会有相关的学术的对话和理论的发展呢?尤其是当它已经成了新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执政理念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统一认识,达成共识,而不是采取放任自流、任人自主的态度。如果对“文化软实力”内涵理解得不对,或者说压根就没有认准什么是“文化软实力”,那么谈“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政策或方案可能就不会解决问题。 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学界的观点大致分为四类:一是认为“文化软实力”等同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二是将其视为“软实力”的一部分或“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即约瑟夫·奈所强调的“软实力”来源之一的文化所创造出来的“软实力”,简称“文化软实力”;第三种思路主张“文化软实力”基本上等于“文化力”;第四种思路主张“文化软实力”基本上等于“文化力”与“软实力”内涵的简单相加。 在上述四类思路或观点中,第一种观点既没有理论深度,又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属于没有学术性的简单误会。这种误会一直存在,从“文化力”概念产生之日就已经有了。有相当一批人想当然地将“文化力”看作“软实力”。这批人可以说既没搞懂什么是“文化力”,也没有搞懂什么是“软实力”。这种研究既没有遵从任何学术规则,也没有一个起码的学术方法。现在有了“文化软实力”概念,他们又如法炮制,试图对“文化软实力”进行类似的定义或解读。于是,“文化软实力”又被看作“软实力”的相似物或中国式的(中文)表达了。 第二种观点目前是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近来逐渐成为一种主导性的观点。这里之所以说它已成为一种主导观点、甚至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因为这类观点明确关注“文化软实力”的定义问题,而不像其他三类观点那样回避或模糊处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或定义问题。但主张者缺乏对“文化软实力”概念本身所依托的理论体系的完整考察, 自以为是地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不切实际的界定,有望文生义的味道,因而从另一方面又暴露出了不专业或外行的特征来。他们的“文化软实力”定义显示出其研究视角和方法的狭窄,同时也没有很好地把握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导思想。 第三种观点也是较为流行的观点之一。这一思路尽管使用的基本概念是“文化软实力”,但其讨论的“文化软实力”的内容或内涵与所谓“文化力”的内容或内涵并无二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观点也支持了我们所提倡的将“文化力”与“文化软实力”理论看作一个体系、“文化软实力”概念和理论是对“文化力”概念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观点。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种思路也有不明确的地方。关于“文化力”与“文化软实力”的联系与区别也没有得到认真、系统的探讨。如此,“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力”就显得只有概念或提法上的差别,在内涵或内容上就几乎完全等同了。 第四种思路也有一定的市场。这是最大容量的“文化软实力”概念了。但是,简单相加不同于复合或叠加;“文化力”与“软实力”怎样相加、能否相加的问题仍未解决。“文化软实力”如果说是“文化力”与“软实力”的复合或叠加,也应该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而非简单而生硬的相加。那种简单的相加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而且会在体系和概念上产生冲突或难以相容。实际上,很多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讨论只是打着新概念的招牌或旗号,而只有老概念之实或内容。也就是说,一些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实质上是在说“软实力”或“文化力”,既无“文化软实力”的特性,也无“文化力”与“软实力”的结合。 本文基本上倾向于上述第三与第四种思路的结合;或者说对第三、第四种思路进行修正、发展和完善,以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或研究方法。不过,这里首先要做的是讨论别人的定义、思路和理论框架,并指出其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或思路。 二、“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力”和“软实力”的关系 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或定义,很多学者是不关注的,在其研究中也不下定义。他们往往在其论著中一开头就大谈如何发展“文化软实力”或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应该为何之类;至于他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是什么,则是不清楚的。只有极少一部分学者注意对“文化软实力”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他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是什么,与“软实力”或“文化力”有什么区别或联系。在上面所说的四种思路中,只有第二种思路有定义或对“文化软实力”概念进行界定,其余的几乎没有明确的定义或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只有一部题为《文化软实力》的书,是以“文化软实力”的定义、理论体系为探讨对象的专著。其他所谓专著,正如前面所言,则是撇开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体系的探讨,大谈什么“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各个地区或领域的所谓“软实力”或“文化软实力”的各种表现及其应用的不着边际的话题。这本《文化软实力》只有几万字,只能算是一个小册子。该书的作者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一个方面,而‘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属于‘实力’的范畴。”[2](P3-4) “所谓‘文化软实力’,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即使是谈论主权国家内部某个地区的‘软实力’,也应该放到这个地区的所在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之中。”[2](P4)意思是说“软实力”或“文化软实力”都应该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只能存在国家整体的“软实力”或“文化软实力”,而不存在某个国家的具体地区或城市的“软实力”或“文化软实力”,更不会有某个行业或部门的“软实力”或“文化软实力”的提法,比如打造或提升“上海的文化软实力或软实力”、“广东的文化软实力或软实力”、“邮政行业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交通行业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