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接受的前提: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 ——以原型接受为例 夏秀(济南大学)/《理论学刊》,2011.1.109~111 每一种文化中都有很多约定俗称的因素,即原型性因素,这可以说是该文化的“密码”。传递这些密码并让尽可能多的人掌握这些密码是文化传播的主要任务,而成功破译和运用这些密码则是接受该文化的前提。对于文化原型来说,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主体要具备与文化原型相对应的文化素质:1、主体应具备相应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知觉方式,即相应的“反映此机的能力”和心理需要;2、主体应具备一定的本土知识和艺术素养。除了主体因素外,文化接受还需要客体因素,即具有与特定文化要素相应的社会情境。对于原型性的文化因素的接受来说,上述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主体、客体因素,原型性文化才能被很好地接受。 北京传说与京派文化 刘锡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化学刊》,2011.1.88~99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封建王朝的连续建都,使北京处于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皇亲国戚,群臣官宦,士子文人,工匠优伶等,造就了精美建筑、名胜园林、宫观寺庙,留下了各种文献典籍,对北京文化的积累和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只看到精英文化这一面,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是很片面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民众(在北京即包括市井社会和乡民社会两部分下层民众)也创造了不可计数的传说、故事、歌谣,表达了他们对宇宙、对社会、对历史、对史事、对人生、对生死、对生活的观点和态度,以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不同的文化系统,使北京文化得到增益和丰富,与精英文化相映成趣,构成了完整的北京文化,书写了几千年的北京文化史。以我之见,主要流传于市井社会里的北京传说,最有特点者,莫过于下列四个传说群:(1)北京的建城的传说;(2)清代以来的关于“三山五园”的传说;(3)宫廷传说;(4)前门的建造和前门大街以及作为商业区和老天桥的前门地区的传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上曾有所谓“海派文学”与“京派文学”之说。那时的京派文学之要义,如追求深厚的历史感,与政治斗争保持一定距离,追求纯正的文学韵味,平民意识,现实主义的风格等等,正与北京的民间传说的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主义笔法相暗合,或者相通,或者说其精髓正是来自于民间的传说。我们从沈从文、张恨水、老舍等人的作品,不难发现这种关联的蛛丝马迹。只是我们的文艺理论和民间文学界对这方面还缺乏深入而独到的研究。 走在娱乐的大路上 ——乞巧选秀与媒体选美比较论 储冬爱(华南理工大学)/《理论与创作》,2010.6.35~40 “乞巧女儿形象创意大赛”始于2005 年,节目设置紧密围绕“巧”字环环相扣,如“巧模巧样”、“巧才巧艺”、“巧手巧做”、“巧思巧答”等,颇能契合乞巧文化的主题;而选手们展现的才艺也与现代女性的生活十分贴近,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极强的观赏性。乞巧选秀,媒体选美,都宣扬看重选手的才艺表演,但最后无一例外地陷入“选美”的套路。如果说媒体选美、乞巧选秀是将女性“客体化”、在本质上是对女性的歧视等观点尚存争议,选美、选秀是为资本或政治代言则是不争的事实。选美、选秀及一些新发明的现代消闲性“节日”,因活动空泛、简单,缺乏民俗认同基础,自然不能产生“再生产功能”,因而只能归入“消费文化”的类别。如果媒体业、娱乐业都致力于迎合大众永无止境的欲望追求与感官享受,必将导致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和空洞化,甚至低俗、媚俗化,最终还将毁掉我们自身。 如果大众文化永远停留在消费文化的层面,放弃了对具有“甜美和轻盈特质”、“具有极度美感和和伟大智慧”的“高雅文化”的理想追求;如果节日民俗的复兴,以构建娱乐为目的的通俗文化,或者说消费文化为指标,那么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大众文化的审美境界,长此以往,以节日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即民族认同文化的消亡也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