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庙会的政治学:对华北范庄龙牌会的研究及对“民俗”认知的反思 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研究》,2010.第5辑.203~241 河北省赵县范庄龙牌会如今是中国民俗界的一个共同话题。本文在对龙牌会仪式描述的基础上,分别说明关于龙牌会不同的解释文本及其播布,分析在当下语境中,龙牌这一象征符号如何被不同人群在不同层面上认同并利用,从而都参与并整合到龙牌会这一“文化传统和文化生产”中。通过对龙牌会仪式的描述和多重叙述的分析,作者试图说明: 1、作为逐渐渗透开来的,处于主导而权威地位的勾龙之说不仅仅是当下语境中对于龙牌会的表述之一,乃近年来龙牌会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演变的产物。2、虽有不同程度的异化,范庄人对龙牌的信仰与仪式实践仍未中断。龙牌会的兴衰起伏并非仅仅是民俗意识的回归或丧失。在当今龙牌会重整与兴旺的表象下,信徒的范围与信仰程度都在发生着较明显的变化。对龙牌会的多样化解释及日趋同一、精确化的解释部分地反映了当地人以龙牌为中心、为纽带,加强地方团结、振兴地方经济、增强自信心、凝聚力、加强认同的良好愿望。这与现今范庄在赵县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相得益彰。3、长期以来,由于主流话语将乡村庙会视为迷信传播的场所与集中体现,以及这种观念在多数人中的内化,改革开放后又不时将其视为具有经济再生能力以及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化遗产,部分“复兴”的乡村庙会为获得其公开生存的合法性、合理性,不得不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解释上尽可能与官方话语一致;另一方面,在仪式实践层面,信众们仍然我行我素地烧香拜佛、许愿还愿。4、在观念层面、组织层面和仪式实践之间,龙牌会不断地出现了裂变、整合,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观念和社会行动过程之间的断裂——文化结构方面整合的先行和社会结构方面整合的滞后,这种断裂在促进二者整合的同时也促进二者单方面的变化。5、更进一步,龙牌会的个案也说明:民俗学者反复讨论和界定的“民”从来都不是一个均质的概念,不是某种“想象的共同体”或“想象的异邦”之类的抽象能指,“民”是在行为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同样,“俗”是多种互动因素综合的过程,不存在分门别类且静态化的“俗”。 群贤毕至,会师中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州论坛综述 王纪波(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6.41~47 2010年11月6日,“逐鹿中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州论坛”在中国郑州举行。论坛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为主题,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政府责任三大论题,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倾向、文化遗产学学科成立的概念与范畴及课程设置、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等基础或前沿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如何科学界定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范畴,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化的关系,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概念、范畴是什么,如何形成本科学的研究范式,高等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政府应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结合起来等。这些问题既为相关领域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学术背景、理论参考与学理支持。 论影像记录在“非遗”抢救中的优势和价值 肖芒(浙江传媒学院)/《齐鲁学刊》,2010.6.92~97 我国“非遗”保护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音像资料残缺不全,拍摄角度不符合要求。2、普查员文化素质参差,资料中内容残缺,不符合国际“非遗”资料整理的标准。3、资料撰写和编校方面问题较多。影像记录则能将“非遗”的濒危项目尽快保存起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保护作用。具体的优势:1、保存持久,记录完整。2、成本低廉,操作简单。3、真实可靠,使用方便。影像记录在“非遗”保护中的价值:1、用影像记录濒危民间艺术史保护的需要。2、用影像记录稀缺的民间手工技艺是传承的需要。3、用影像记录民俗宗教活动室研究的需要。